第二冊第五章

第二冊第五章

10th Grade

4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國防教育測驗

國防教育測驗

9th - 12th Grade

44 Qs

宪法常识(判断题二)

宪法常识(判断题二)

9th - 12th Grade

44 Qs

2021年全校线上常识比赛总决赛(高中组)

2021年全校线上常识比赛总决赛(高中组)

10th - 12th Grade

35 Qs

8年級中央政府練習

8年級中央政府練習

8th Grade - University

35 Qs

G10上歷史第一冊第二章

G10上歷史第一冊第二章

10th Grade

35 Qs

Econ Unit 05.3 私人企業有哪些籌集資金的方法?

Econ Unit 05.3 私人企業有哪些籌集資金的方法?

10th Grade

38 Qs

2020-2021学年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

1st - 12th Grade

37 Qs

Econ Unit 04.3 規模經濟

Econ Unit 04.3 規模經濟

10th Grade

38 Qs

第二冊第五章

第二冊第五章

Assessment

Quiz

Social Studies

10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黃照明 黃照明

Used 4+ times

FREE Resource

4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由清末自強運動的發展來看,下列哪項觀察正確? 

(A)「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其理論的重要基礎 

(B)鴉片戰爭失利,引發朝野改革,遂有此運動的進行 

(C)此運動是以富國強兵為其目標,重點是在政治制度的革新 

(D)主導者已體認到要改變思想文化,才能使中國富強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林老師論及晚清的某次改革:「經過外務部、商部、巡警部與學部的創設,清朝傳統官制具備了新的內容,後來各部基本上按西方近代行政的模式進行運作,……在司法方面,成立新式審判廳,使行政與司法逐步分離。」請問:上述內容與哪一次改革有關?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清末新政 

(D)立憲運動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學者余英時曾論及晚清的某次改革:「這次改革失敗的最關鍵原因在於國家利益與王朝利益之間的衝突。……在守舊派眼中,改革即使有利於中國,也將不利於清王朝的統治。」請問:上述內容是針對哪一次改革運動的分析?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清末新政 

(D)立憲運動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戊戌政變對晚清政治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請問當時滿、漢關係曾因此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A)漢官僚的政治權力提升,滿漢關係有所改善 

(B)過去由滿人掌握實權的滿漢複職職度取消,有助於消除滿漢界限 

(C)漢人因功出任地方督撫者大增,卻與中央朝廷逐漸疏遠 

(D)滿洲親貴壟斷權力,且遭整肅者多為漢人官僚,使雙方再生間隙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有人批評某變法運動:「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措太大。當此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盈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請問:這是針對哪一變法運動的批評?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清末新政 

(D)立憲運動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有五位學生以「挑戰與回應」做為報告主題,他們的意見如下:甲生:「在歐美傳教士的協助下,學者開始大量翻譯西方科學著作,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主。」乙生:「接受西式教育始於庚子後新政的施行,派遣留學生赴歐美留學。」丙生:「自強運動雖沒有將中國帶上富強之道,但對中國現代化仍有正面貢獻。」丁生:「八股文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戊戌變法首先有廢八股之舉,知識分子多表示支持。」戊生:「英法聯軍之後,新軍取代湘淮軍成為政府正規軍。庚子之後,對編練新軍更是積極。」上述言論,何者正確? 

(A)全部都正確 

(B)只有甲、丙生正確 

(C)只有甲生一人正確 

(D)只有丙、丁、戊生正確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清末有一位知識分子曾向皇帝上陳改革意見:「目前的中國,正有如一間將傾之大廈……若光予以局部修補,或可粉飾於一時……因此這樣年久失修的大廈只有拆了重建。重建時……一切都得先規劃好,準備齊全,才能建造得堅固如意。」請問:這位知識分子應是何人? 

(A)林則徐 

(B)奕訢 

(C)曾國藩 

(D)康有為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