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A History Test_10

S2A History Test_10

11th Grade

17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A02春秋戰國

A02春秋戰國

11th Grade

17 Qs

穿越時報 明朝 5~8

穿越時報 明朝 5~8

KG - University

13 Qs

中国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名人

1st - 12th Grade

17 Qs

The 1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mperialism

The 1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mperialism

7th - 12th Grade

20 Qs

歴史総合2部2章3,4,5 ナポレオン/産業革命/イギリスの繁栄

歴史総合2部2章3,4,5 ナポレオン/産業革命/イギリスの繁栄

9th - 12th Grade

12 Qs

少数民族知识

少数民族知识

7th - 12th Grade

20 Qs

五年级历史单元六(1)

五年级历史单元六(1)

1st - 12th Grade

13 Qs

civilizacion china

civilizacion china

1st - 12th Grade

20 Qs

S2A History Test_10

S2A History Test_10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1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Jingren Zhan

Used 10+ times

FREE Resource

17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宋太祖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取得政权?

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皇族内部争夺帝位

少数民族入主中

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宋太祖开国时实施强干弱枝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防止北方胡人于势力强大时南下侵宋。

唐末五代以来的长期战乱造成国力大衰。

宋建国之初,承唐末五代之风,内部兵将骄纵。

由于胡人强悍,宋兵力不足,首都开封难以防御。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北宋自建朝以来,为免唐朝地方将帅拥兵自重,采取禁军轮番到各地戍守的方法,使“兵不知将,将无常兵”,结果造成宋朝兵力大减,国家防卫出现极大纰漏。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一项即是针对上述情况作出改善?

保甲法

置将法

置兵法

保马法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哪一项有关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王安石变法的总原则,可归纳为“理财整军,富国强兵”八个字。

王安石本人过于自信,不肯接受批评是变法失败的主因之一。

变法不利于大地主和大商人,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反抗。

司马光与苏东坡等能干的政治家均全力支持变法。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Media Image

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但从表1所示,北宋军人数目却有不断增加的现象。以下叙述中,哪一项最能说明这现象?

藩镇拥兵自重,扩大招兵。

面对更为强势的外患侵扰。

军人护国有功,社会地位提升。

历任皇帝皆调整宋初立国政策。

6.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45 sec • 1 pt

下列哪几项叙述与澶渊之盟有关?

它是北宋与辽签订的和约。

盟约中规定宋辽以兄弟相称。

它是北宋以岁币求和的最早纪录。

盟约签订后,两国短期内不再有战争,和平共处。

盟约的签订是因为宋辽发生战争,辽败,向宋求和。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虽然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兵力不振,基本上仍可以战胜两个主要外患——辽和西夏。但遗憾的是,宋往往选择求和。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辽和西夏面对严重的争权纷争,主动提出求和,以解决内部事务。

北宋军人因为长期与辽和西夏作战,出现厌战的心理,要求政府求和。

北宋皇帝无抵抗的决心,只求侵犯者早日撤退,以便重享和平生活。

战争导致无辜百姓伤亡惨重,影响农业收成,北宋选择求和,以恢复农业生产。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