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

師說

10th Grade

1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12篇溫習《六國論》

12篇溫習《六國論》

10th - 12th Grade

20 Qs

六國論溫習

六國論溫習

10th - 12th Grade

20 Qs

〈勸學〉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勸學〉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10th - 12th Grade

15 Qs

出師表

出師表

10th Grade

15 Qs

樂府詩陌上桑

樂府詩陌上桑

10th - 12th Grade

11 Qs

師說

師說

9th - 12th Grade

12 Qs

中四師說

中四師說

10th Grade

15 Qs

《師說》內容重溫

《師說》內容重溫

10th Grade

20 Qs

師說

師說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Wen Tang

Used 4+ times

FREE Resource

1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第一段中,作者先說明老師其中一個作用是解答疑惑,然後指出所有人都有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便永遠不能解答疑惑,以此推論出從師學習的必要。

當中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來論證從師學習的必要?

舉例論證

比喻論證

歸納論證

演繹論證

2.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

5 mins • 1 pt

課文開首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對整篇文章的結構的作用:

結構:文章開首第一句即強調 是自古已有的現象,換言之當時拒絕從師而學的風氣並不合乎古道,為下文論證從師而學的 和批評當時 的風氣奠定基調。

3.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

1 min • 1 pt

課文開首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對整篇文章的氣勢的作用:

文章開首第一句即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斬釘截鐵,確鑿有力,營造了 的氣勢。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本文善用對比,試歸納課文內容完成題目:

第 3 段中,作者以擁有過人智慧的古聖人願意從師學習,對比當時智慧低於古聖人的一般人恥於從師學習。

兩者的對比的性質是:

不同階層的對比

不同時代的對比

事情輕重的對比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本文善用對比,試歸納課文內容完成題目:

第4段中,作者以士大夫為兒子選擇教師學習句讀, 對比他們自己恥於跟從老師學習道理、解決疑惑。

兩者的對比的性質是:

不同階層的對比

不同時代的對比

事情輕重的對比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本文善用對比,試歸納課文內容完成題目:

第5段中,作者以下層人民願意互相拜師學習, 對比士大夫譏笑從師學習的人。

兩者的對比的性質是:

不同階層的對比

不同時代的對比

事情輕重的對比

7.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

5 mins • 1 pt

綜合全篇課文的內容,作者認為擇師的惟一標準是:那人是否掌握了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