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三次段考複習2

高一第三次段考複習2

10th Grade

35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3E桃花源記 溫習

3E桃花源記 溫習

7th Grade - University

33 Qs

2018初二 第二学期期末考 华文预考题 之 课内文言文 (编写:施恬津)

2018初二 第二学期期末考 华文预考题 之 课内文言文 (编写:施恬津)

1st - 10th Grade

30 Qs

勸學_複習

勸學_複習

10th Grade

37 Qs

勸學章句分析

勸學章句分析

10th - 12th Grade

36 Qs

中四第三學期瘋狂做練習 2021

中四第三學期瘋狂做練習 2021

10th - 12th Grade

40 Qs

113-2高一一段(複習考)

113-2高一一段(複習考)

10th Grade

40 Qs

中三期中試溫習

中三期中試溫習

10th Grade

35 Qs

始得西山宴遊記_複習

始得西山宴遊記_複習

10th Grade

38 Qs

高一第三次段考複習2

高一第三次段考複習2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王 廷瑋

Used 4+ times

FREE Resource

35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一個詞彙,在語句中改變其原來的詞性,使意義表達更靈活,涵義更新穎,稱之為「轉品」,其中有將名詞轉作動詞使用者,如〈工之僑為琴〉:「匣而埋諸土,朞年出之,抱以適市。」句中之「匣」即是將名詞轉作動詞使用,下列不是由名詞轉作動詞使用的是: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nswer explanation

(A)苗,名詞作動詞用。出自《論語.子罕》。(B)「風」、「雨」,名詞作動詞用。(C)手,名詞作動詞用。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D)手,名詞作副詞用。出自歸有光〈項脊軒志〉。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 」內的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專門對付敵人

古之學者「為己」:為了增進自己的學問道德

六十而「耳順」:耳朵能順利聽到想聽的話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長出禾苗,卻長得不秀氣

Answer explanation

(A)獨當一面去應對外交上的談判。(C)耳聞其言就能知道說話者的心意。(D)長出禾苗卻不吐穗開花。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有關年齡的詞語,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所指稱的年齡,最接近的是: 

強仕之年

及笄之年

花信年華

而立之年

Answer explanation

(A)男子四十歲。(B)女子十五歲。(C)女子二十四歲。(D)三十歲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選項,可與「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意涵呼應的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學而時習之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Answer explanation

題幹:說明由喜好學習,進而有心得而樂此不疲。(A)為學不可強不知以為知。(B)為學的方法。(C)研究學問的樂趣。(D)即「溫故知新」的意思。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文句之意涵,可和「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相闡發的是:

君子固窮

人不知而不慍

知其不可而為之

見不賢而內自省

Answer explanation

(b)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下列有關這一章的詮釋,敘述正確的是: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指的是衛靈公問孔子的過往事蹟

「俎豆之事」指砧板、盤子等廚房相關事宜

「軍旅之事」指軍隊作戰的事情

由此章得知,孔子不熟諳軍事

Answer explanation

(A)「衛靈公問陳於孔子」指的是衛靈公向孔子問作戰的陣法。(B)「俎豆之事」指祭祀之事。(D)孔子並非不懂軍事,只是不願幫衛靈公以戰爭壯大自己的勢力,所以只願談禮儀之事。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下列有關這一章的詮釋,敘述正確的是:

「從者」病:跟從的人,此指隨行的侍衛

「莫能興」:指的是無法再興盛起來

「君子亦有窮乎」是子路質問孔子「君子也會有貧窮的時候嗎」

「君子固窮」說明君子在困厄時,仍能堅守正道

Answer explanation

(A)跟從的人,指隨行的弟子。(B)指的是無法起身。(C)是子路問孔子「君子也有困厄的時候嗎」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Discover more resources for World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