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勸學〉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10th - 12th Grade

15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106-觀光資源概要

106-觀光資源概要

10th Grade

14 Qs

高二第二次段考

高二第二次段考

11th Grade

20 Qs

L9天才夢 隨堂測驗

L9天才夢 隨堂測驗

10th Grade

20 Qs

勸學 荀子

勸學 荀子

11th Grade

20 Qs

勸學

勸學

10th Grade

16 Qs

師說2

師說2

9th - 12th Grade

10 Qs

國文學會語文遊戲

國文學會語文遊戲

7th - 11th Grade

18 Qs

中五級補課第二節

中五級補課第二節

12th Grade

20 Qs

〈勸學〉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勸學〉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 12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Mei Shun Cheung

Used 35+ times

FREE Resource

15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在《勸學》(節錄)中,荀子提出了木造成車輪的比喻後,說「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說明了甚麼道理?

強調人性本惡,犯錯後難以補救。

說明人經過學習,去惡從善,便不會為惡。

建議只要用適當方法,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指出人性本惡,如不及時糾正便難以改變。

Answer explanation

「輮木為輪」的比喻說明人經過學習而去惡變善,就像木材經火烤後變彎,造成車輪,即使乾了,也不會再次挺直,比喻人改變惡的本性而從善後,不會為惡。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勸學》(節錄)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1) 荀子以「騏驥」、「駑馬」為例,論證學習須有專一的態度。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荀子以「騏驥」、「駑馬」兩種體力速度懸殊、卻都能跑畢千里的馬作對比,論證「不舍」的重要。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勸學》(節錄)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2) 荀子認為能夠堅持「累積」、「不捨」和「專一」這三種學習態度,就能夠成為聖人。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荀子認為多行好事有助達致聖人境界,而遵守這三種學習態度則能改變人的善惡本質和提升心性,但沒有提及是否遵守這三種學習態度就能成為聖人。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在《勸學》(節錄)中,荀子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他運用這個對比來說明甚麼道理?

(1) 學習可改變人的本性。

(2) 求學一定要借助外物。

(3) 不斷學習能提升能力。

(4) 資質高低並非最重要。

(1)、(4)

(1)、(2)

(2)、(3)

(3)、(4)

Answer explanation

荀子以堅硬的金石只要不停雕刻下去也能刻鏤作比喻,說明只要不斷學習,持之以恆,就會學有所成,可提升能力;荀子以朽木和金石作對比,指出腐爛的木頭只雕刻幾下就停也不折斷,堅硬的金石只要不停雕刻下去則反能刻鏤,說明資質高低並不重要。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在《勸學》(節錄)中,荀子利用「駑馬」和「螾」的例子來說明甚麼道理?

天資、努力和專注同樣重要。

努力和專心比天資重要。

不必羨慕天資高的人。

努力是成功的惟一關鍵因素。

Answer explanation

文中「駑馬」跑得慢,但只要不停步走上十天,也能跑完千里路;「螾」沒有爪牙和強健筋骨,但因用心專一,所以能穿過土地。由此可見荀子以這兩種生物為例來說明天資高低並不重要,只要努力和專心就能取得成果。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綜合《勸學》(節錄)一文對學習的論述,荀子認為學習應抱持甚麼態度?

(1) 累積所學 (2) 擇善而從 (3) 鍥而不捨 (4) 專心致志

(1)、(4)

(2)、(3)

(1)、(2)、(4)

(1)、(3)、(4)

Answer explanation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和「積善成德」的例子說明了累積所學的重要;騏驥和駑馬的對比說明了鍥而不捨的重要;螾和蟹的對比說明了專心致志的重要。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荀子《勸學》(節錄),判斷以下陳述。

(1) 荀子以「螾」、「蟹」為比喻,以論證專心的重要。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荀子以蚯蚓和螃蟹兩種形體強弱懸殊,挖土能力卻相反的動物作對比,論證專心的重要。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