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命名原則

地名命名原則

9th Grade

11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查詢1920年地名大變革前的老地名

查詢1920年地名大變革前的老地名

9th Grade

14 Qs

東歐及俄羅斯

東歐及俄羅斯

9th Grade

10 Qs

21非洲

21非洲

9th Grade

10 Qs

地理(五) 北美洲人文

地理(五) 北美洲人文

9th Grade

10 Qs

110段考試題(考古題)

110段考試題(考古題)

9th Grade

16 Qs

第三章 臺灣的區域

第三章 臺灣的區域

7th - 11th Grade

12 Qs

110翰林九下L2

110翰林九下L2

9th Grade

10 Qs

北美洲

北美洲

9th Grade

11 Qs

地名命名原則

地名命名原則

Assessment

Quiz

Geography

9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LI 張

Used 5+ times

FREE Resource

11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舊稱「水尾」, 意思是秀姑巒溪之尾。後日本人因水尾的日語發音為Mizuo,改為音近之「瑞穗」(Mizuho

自然環境

外來語言

土地拓墾

原住民語言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當地噶瑪蘭族人將猴子稱作「Rutung」或「Roton」,後來被漢人依其發音轉譯成「老懂」後,再雅化為羅東

自然環境

原住民族語

土地拓墾

紀念人物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在行經臺南市麻豆區時,阿甲原先以為當地種麻又種豆,結果被姐姐糾正說麻豆是西拉雅族語「mata」,為眼睛的意思

維生方式

人文設施

外來語言

原住民族語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來自福建的早期墾民,為了不忘故土,以故鄉「東石」為地名

人文設施

土地拓墾

地緣關係

維生方式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此地曾種植菸草,閩南語稱菸為燻或薰(hun),又因與芬同音,故雅化成為「芬園」

維生方式

自然環境

原住民語

土地拓墾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石門因海石門這個海蝕地形而得名

紀念人物

人文設施

自然環境

外來用語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造橋」因昔日民眾捐款建造橋梁,以橫渡境內河川而得名

人文設施

土地拓墾

維生方式

紀念人物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