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釋之執法閱讀理解小考

張釋之執法閱讀理解小考

8th Grade

14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聖殿知多少?

聖殿知多少?

8th Grade - University

10 Qs

國學常識 書信撰寫

國學常識 書信撰寫

8th Grade

12 Qs

八下公民行政法

八下公民行政法

8th Grade

15 Qs

八下公民憲法與基本人權

八下公民憲法與基本人權

8th Grade

12 Qs

陋室銘閱讀理解小卷

陋室銘閱讀理解小卷

8th Grade

13 Qs

和平精英

和平精英

1st - 12th Grade

15 Qs

八下公民 生活中的法律規範

八下公民 生活中的法律規範

8th Grade

11 Qs

天來集團未來展望與2022年策略會議

天來集團未來展望與2022年策略會議

1st - 12th Grade

10 Qs

張釋之執法閱讀理解小考

張釋之執法閱讀理解小考

Assessment

Quiz

Specialty

8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花枝 淺海

Used 5+ times

FREE Resource

14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列對於張釋之所謂「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一句的解說,何者錯誤

點明法律須以誠信為本,執法須名正言順、毋枉毋縱

強調執法應遵守法律,否則人民就不會信任法律與執法者

希望文帝對人對事不要過度苛察,應「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

意近於「明德慎罰,中孚垂化」

Answer explanation

希望文帝對人對事不要過度苛察,應「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揚大德,赦小過,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意近於「明德慎罰,中孚垂化」-多施恩德於天下,謹慎使用刑罰,以誠信來教化百姓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張釋之執法一文中,縣人向張釋之供稱:「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就上述文字推想當時縣人應訊情形為何? 

情急語促,實話實說

囁囁嚅嚅,似有隱情

實問虛答,供詞閃爍

不疾不徐,避重就輕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下列選項,何者與「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的含義不同? 

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人君所與天下共者,法也

法者,輔治之具,當以教化為先

Answer explanation

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刑罰和獎賞是為了天下,而非為了陛下,怎能以陛下的喜怒來決定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之前不管王子或平民都依樣 

人君所與天下共者,法也-國君和天下人民需要共同遵守的就是法律了

法者,輔治之具,當以教化為先-法律條文是用來輔助治理的,比起懲罰人民,更應該先讓人民明白是非善惡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張釋之為什麼敢與皇帝據理力爭?

因為張釋之認為天子不能違背法律,審判應依據法律

因為漢文帝優柔寡斷,讓張釋之有機可乘 

因為身為廷尉的張釋之秉性善良,不願殘害無辜

因為犯蹕不是什麼大罪,罪不致死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下列對於史記一書的敘述,何者錯誤? 

雅惠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

怡君:它是中國第一部正史

家豪:它也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

志偉:它記載黃帝漢武帝間的歷史

Answer explanation

史記是第一部通史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下列對話與人物、表情的配對,何者錯誤

「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刻畫出漢文帝的憤怒、不滿

「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刻畫出張釋之對縣人的輕視、鄙夷

「廷尉,天下之平也」一段:刻畫出張釋之義正詞嚴、理直氣壯的形象

「民安所錯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以反詰、期望語氣作結,表現出張釋之漢文帝的尊重,讀來不卑不亢,恰如其分

Answer explanation

「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有激將法的作用。暗示皇帝應尊重廷尉的權責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5 pts

張釋之執法一文中,下列哪一段文句主要帶動文意轉變,使文章氣勢增強,更可察覺說話者內心的激動情緒? 

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

廷尉,天下之平也

民安所錯其手足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