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8

環境教育8

5th Grade

10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康軒三上國語期末選擇題

康軒三上國語期末選擇題

5th Grade

95 Qs

環境知識競賽挑戰0005

環境知識競賽挑戰0005

5th Grade

100 Qs

111宜蘭國小組

111宜蘭國小組

1st - 5th Grade

100 Qs

五下自然第三、四單元測驗

五下自然第三、四單元測驗

5th Grade

100 Qs

環境教育7

環境教育7

5th Grade

100 Qs

環境教育10

環境教育10

5th Grade

100 Qs

環境教育5

環境教育5

5th Grade

100 Qs

1230五上自然第三四單元

1230五上自然第三四單元

5th Grade

100 Qs

環境教育8

環境教育8

Assessment

Quiz

Science

5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縣立南郭國小蔡菀琪 縣立南郭國小蔡菀琪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10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我們把鋁罐交給資源回收人員前,應該要先做什麼處理?
將容器內殘留物體清除
用水略為清洗
壓扁打包
以上皆是

Answer explanation

回收三部曲為:沖洗、壓扁、分類貯放,有助於節省運輸成本及提高回收再生品質,但非屬必要措施,依配合回收的單位做適當的處理。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哪一項「不是」臺灣地層下陷的主因?
地層的變化運動
軟弱沖積層的自然壓實
超抽地下水
農地過度開墾

Answer explanation

臺灣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如下:(1)地層的變化運動(2)軟弱沖積層的自然壓實(3)堆積層整個重量壓密(4)重量結構物在軟弱地盤上由於加速壓密而引起小區局部的地層下陷(5)超抽地下水使地下水壓下降而引起地層下陷。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哪一種天氣狀況出現時,臺灣在未來幾天內的降雨機率「最低」?
強烈冷氣團南下,冷鋒前緣將會在明天通過臺灣
衛星雲圖中,大陸地區的華南雲雨帶朝臺灣移動
位在花蓮東南方100公里處的颱風直撲臺灣而來
太平洋高壓系統增強,影響範圍延伸至臺灣全島

Answer explanation

高壓系統籠罩區域為下沉氣流,晴朗無雲,艷陽高照。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全臺唯一的水陸空3D遊程,也是臺灣最負盛名水力發電重地,風景區以「高山湖泊」、「原住民文化」、「自然生態」等觀光遊憩為特色,上述為下列何國家風景特定區?
日月潭
阿里山
雲嘉南濱海
大鵬灣

Answer explanation

日月潭是以拉魯島為界,東、西兩側因形似「日輪」和「月鉤」因而得名,百年來享有臺灣八景的美譽,也是臺灣最負盛名水力發電重地;風景區以「高山湖泊」、「原住民文化」、「自然生態」等觀光遊憩特色,每年吸引超過6百萬中外遊客到訪。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關臺灣地貌變化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岩層呈水平狀態分布
岩石變質作用明顯
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都在持續增高
地層抬升,連帶加速了河流的侵蝕速率

Answer explanation

地層受到強烈擠壓,不易維持水平狀態。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關臺灣的環境特色說明,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冬季出現鮪魚群與臺灣海峽洋流的流向有關
西南部水產養殖區發生海水倒灌,主要是全球暖化所致
都市化程度越高,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將隨之升高
終年流經臺灣東部外海的黑潮是由赤道流轉向而來

Answer explanation

冬季出現鮪魚群與黑潮洋流的流向有關。西南部水產養殖區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才是海水容易倒灌之主因。都市化程度越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隨之升高。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以下哪些「不是」臺灣的減緩策略?
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發展火力發電技術
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
發展溫室氣體減量

Answer explanation

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然而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趨勢,已非靠人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能避免。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