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 性別與社會-作業二

CH3 性別與社會-作業二

12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史識大挑戰(一)

史識大挑戰(一)

12th Grade

20 Qs

113年會考社會科歷史部分

113年會考社會科歷史部分

9th Grade - University

17 Qs

四年级历史单元一和单元二复习

四年级历史单元一和单元二复习

12th Grade

20 Qs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10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摩西的出生 The birth of Moses

摩西的出生 The birth of Moses

9th - 12th Grade

16 Qs

圣经问答2

圣经问答2

KG - University

20 Qs

初三马来亚史复习题

初三马来亚史复习题

7th - 12th Grade

20 Qs

【初一历史】单元2 填充题 复习

【初一历史】单元2 填充题 复习

7th - 12th Grade

15 Qs

CH3 性別與社會-作業二

CH3 性別與社會-作業二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2th Grade

Medium

Used 1+ times

FREE Resourc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有段記載 17 世紀荷蘭人在臺灣西南地區的文字「部落中有女子為大家祝福,人民對於她的地位非常崇敬,她會扮演人與神明之間的溝通角色。」請問根據這樣的紀錄,這名女子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馬賽族的頭目
西拉雅的尪姨
福建人的乩童
客家人的道士。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有一則評論描述:「證明罪犯身分與否的手段十分荒謬、可笑。依據尋找『魔鬼標記』,當時人們相信魔鬼會在信徒身上留下記號,這種魔鬼標記因為被魔鬼觸摸過,所以刺之不痛,亦不會出血。因此必須剔除嫌犯全身毛髮,脫衣檢查身體有沒有此種魔鬼標記,如凸出物、斑點、老繭、疤痕或胎記,如果找到,則以別針或小刀戳刺,觀察嫌犯是否會痛。」題文提及身體會出現「魔鬼標記」,最可能是在討論哪一個群體?
流民
女巫
政治犯
穆斯林。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請閱讀以下兩則資料: 資料一:英國傳教士麥都思(1796 ~ 1857)在 19 世紀中葉經過太湖區運河時,看到中國女性辛勞地將河底的泥巴倒在水田後,做出這樣的總結:「任何工作,即使是最骯髒的差事,只要有可能增加家人賴以維生的收入,中國女性都會毫不遲疑地去做。」 資料二:黃釗(1787 ~ 1853)曾對其家鄉有著如此的體會:「村莊男子多逸,婦女則井臼、耕織、樵采、畜牧、灌種、紉縫、炊爨,無所不為。天下婦女之勤者,莫若此也。」 從以上兩則資料來看,可以如何解讀?
明清時期的經濟生產已完全轉移至女子身上
打破傳統社會中男耕女織的主流說法
可看出明清時期中國女子地位的提升
可看出傳統社會中的性別分工確為「男耕女織」。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20 世紀的女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以及婦女史的研究等發展,可以溯源到哪一運動所帶來的變化?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鼓吹婦女獨立自主
宗教改革,追求財富而榮耀神,並鼓勵婦女就業
農業革命,解放家庭婦女到農地參與生產勞動
工業革命後,婦女也參與生產性經濟活動,而後漸漸改變其社會地位。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男女耕織上的分工,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具有一些特殊的意義。以下關於「男耕女織」的說明與解釋,下列何者較符合實際狀況?
男耕女織是民間社會的分工型態,並不受到歷代官方的認可
因耕織產生的大規模生產,讓中國傳統社會始終以商業為主
男耕女織屬於生產模式,對於道德以及價值觀並未產生影響
因男女生產空間的差異,造成兩性之間居內處外的刻板印象。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英國詩人但尼生在 1847 年寫下一首詩:「男人在戶外,女人在家裡/男人使劍,女人拿針╱男人有腦,女人有心/男人發號施令,女人順從遵行╱若不如此,混亂必行」這首詩反映出 19 世紀中葉的哪一種觀點?[98. 指考〕
下層階級因經濟改善,主張女性不必外出工作,可以賦閒在家
平民階層因工業革命後工作機會大減,主張女性應該在家工作
中產階級主張女性不應該外出工作,認為男、女內外必須有別
婦女階層因性別意識高漲,主張女性不需負起家庭經濟的重擔。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某個歷史情勢對西歐社會的家庭帶來重要改變,家內成員不再與家務密切相連,也有出外謀生的需求。因為資方給予的薪資普遍較低,不足以維持家計,包括女性在內的家庭成員多要投入職場,以對家庭經濟有所貢獻。請問以上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受到哪一歷史情勢的影響?
新航路發現
商業革命
啟蒙運動
工業革命。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