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小測

逍遙遊小測

11th Grade

22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曲選重補修-國學常識

曲選重補修-國學常識

11th Grade

20 Qs

出師表 諸葛亮

出師表 諸葛亮

11th Grade

23 Qs

論語論孝

論語論孝

10th - 12th Grade

20 Qs

歇后语

歇后语

1st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 Qs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9th - 12th Grade

20 Qs

IGCSE-C-Topic D(5)

IGCSE-C-Topic D(5)

11th Grade

20 Qs

语文知识——生字新词

语文知识——生字新词

7th - 12th Grade

18 Qs

童年絮味

童年絮味

1st - 12th Grade

17 Qs

逍遙遊小測

逍遙遊小測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1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CCL CCL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22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在《逍遙遊》(節錄)中,惠施認為大瓠無用的原因包括:

1生長緩慢    2無法浮起

3容量太小    4材質脆弱

1、2
3、4
1、2、4
1、2、3、4

Answer explanation

3大瓠剖開之後大而平淺,難以容納東西,所以不能作為舀水的工具;4因材質脆弱,用來盛水會因不夠堅硬,不能承受水的重量而提不起來,所以不能作為盛水的工具。惠施因大瓠不能發揮這兩種功能而認為它無用。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在《逍遙遊》(節錄)中,莊子以「不龜手之藥」的故事說明了甚麼道理?
事物的特性會隨着環境而改變。
事物會因用法不同而帶來不同的結果。
事物的價值取決於用途。
應發揮同一種事物的不同用處。

Answer explanation

故事中宋國人有不龜手之藥的藥方,可以防止手部皮膚破裂,故世代以漂洗棉絮為業;客人購買了不龜手之藥的藥方後,用來幫助吳國的軍隊在水戰中擊敗越國,因而獲得封地。莊子以此說明同樣的事物,不同的用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逍遙遊》(節錄)一文中,惠施以甚麼事物為喻,指出莊子的言論誇誕而不適用於世?
犛牛
大樗
狸狌
不龜手之藥

Answer explanation

惠施在解說大樗無用後,說「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指出莊子的言論誇誕而不用於世。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一」和「異」分別指甚麼?

「一」指不龜手之藥的用法;「異」指宋人與客的所得。
「一」指宋人與惠施的思維;「異」指宋人與客運用藥方的方法。
「一」指不龜手之藥的藥方;「異」指宋人與客運用藥方的方法。
「一」指宋人與客運用藥方的方法;「異」指宋人與客的所得。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在《逍遙遊》(節錄)中,莊子認為惠施與宋人有甚麼共通點?
心胸狹窄
見識淺薄
愚昧單純
思想僵化

Answer explanation

思想僵化。莊子以宋人有「不龜手之藥」而不懂善用,只能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為業,不如客人能運用不龜手之藥助吳王在水戰中取勝而獲封地,回應惠施未能善用大瓠,指他「猶有蓬之心」,同樣受世俗觀念局限,思想僵化,不能通達事理。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在《逍遙遊》(節錄)中,惠施指出大樹「樗」有甚麼特點?

1枝椏彎曲    2樹幹不平

3樹根腫大    4木質柔軟

1、2
3、4
1、2、4
1、2、3、4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1意在言外,寄意深遠。

2行文活潑,語言精煉。

3邏輯縝密,論證詳盡。

4富於想像,誇張恣肆。

1、2
3、4
1、2、4
2、3、4

Answer explanation

1對比懂得捕鼠的狸狌,因才能而踏中捕獸的機關,死於網羅,以及不懂捕鼠的斄牛能在山林中存活的命運差別,寄託世俗追求的「有用」會帶來禍患,「無用」反而能全身遠禍的道理;2以「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等短句描述狸狌的動態,活潑生動;4以「垂天之雲」形容斄牛體形之大,想像恣肆。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