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909社會五上一二單元翰林B

1090909社會五上一二單元翰林B

5th Grade

2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vocab-1

vocab-1

1st - 5th Grade

21 Qs

4 KH 社會 L1-2 家鄉的地形 選擇B

4 KH 社會 L1-2 家鄉的地形 選擇B

1st - 5th Grade

21 Qs

五上社會期末考總複習2

五上社會期末考總複習2

3rd - 6th Grade

21 Qs

6/23 五甲 社會第5單元測驗

6/23 五甲 社會第5單元測驗

5th Grade

22 Qs

5上1-1

5上1-1

1st - 5th Grade

25 Qs

中国河流湖泊+1

中国河流湖泊+1

1st - 12th Grade

27 Qs

世界奇景趴趴走(一二年級)

世界奇景趴趴走(一二年級)

1st - 6th Grade

28 Qs

中国省区形状分辨

中国省区形状分辨

1st - 10th Grade

29 Qs

1090909社會五上一二單元翰林B

1090909社會五上一二單元翰林B

Assessment

Quiz

Geography

5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大同國小 林明興

Used 12+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in a minute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2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A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臺灣的地理位置位於太平洋歐亞大陸的交界處,冬季時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大陸冷高壓,此時東北季風盛行。這個來自北方的冷氣團,經過海洋時,吸收了溼冷的水氣,使得臺灣北部和東北部,冬季又溼又冷,但是臺灣中南部幾乎沒有降水,我們稱之為「枯水期」。而夏季時則有來自太平洋的海洋性高氣壓,此時西南季風盛行,這個來自南方的氣團,吸收了溫暖潮溼的大量水氣,讓臺灣全島經常會出現豪大雨,而釀成水災。

但是,臺灣的雨季並不單純只依照四季來劃分,應該是說臺灣水資源的主要來源以下列兩個為主:其一是 5~6 月的梅雨季,其二是 7~9 月的颱風季。另外,2~4 月的春雨,對北部地區的降水貢獻也不小。

說到氣溫,1 月與 2 月是全最冷的月分,但因南部較接近熱帶氣候,日照較北部充足,冬天及夏天的溫度變化比北部來得小,例如:臺北夏季平均溫度和高雄差不多,都有 28℃至 29℃,但冬天時臺北平均溫度只有 16℃左右,但高雄卻仍然可高達 19℃至 20℃。不過,全的最高溫並不是出現在高雄,反而是出現在臺北。觀察中央氣象局的氣溫紀錄,臺北的最高氣溫是 39.3℃,高雄的最高氣溫則是 37.2℃,造成這樣的原因與「都市效應」有關,因為都市地區大量使用電力和石化燃料,加上密集的建築物、綠地較少,使都市地區的氣溫高於鄰近郊區的現象,猶如一座發熱的島嶼,因此又稱為「熱島效應」


A-1關於臺灣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的關係,哪一項敘述正確?

處於大西洋歐亞大陸的交界處

冬季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大陸冷高壓影響

臺灣中南部地區在冬季時又溼又冷

臺灣北部地區的枯水期是冬季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A-2臺灣夏季盛行什麼季風?

東北季風

西南季風

西北季風

東南季風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A-3臺灣的梅雨季節主要出現在什麼月分?

1~2 月

2~4 月

5~6 月

7~9 月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A-4全最冷的月分是在什麼時候?

1~2 月

2~4 月

5~6 月

7~9 月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A-5觀察中央氣象局的氣溫紀錄,全最高溫曾出現在臺北,而不是在高雄,造成這樣的原因與下列何者有關?

海洋效應

焚風效應

季風效應

都市效應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Media Image

B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臺灣島四周環海,海洋資源雖然豐富,但卻無法將海水直接供應民生使用,因此我們目前民生用水的主要來源仍是雨水。如何把雨水妥善儲存和有效利用,是臺灣水資源保育的重要議題。

政府為了解決民生用水問題,早期在臺灣各地建造許多水庫,但是這些水庫真的能有效儲水嗎?其實不然,民國 106 年 3 月 13 日中國時報報導指出,根據水利署在 104 年底的統計(如下圖所示),臺灣部分水庫呈現嚴重淤積的情況,如果再不緊急處理,水庫的壽命即將告終!

為何會造成如此的慘狀?這跟臺灣的地形和氣候有關。由於臺灣境內的河川地勢陡峻,河床高度落差極大,大雨來襲容易山洪暴漲,氾濫成災;逢乾旱缺水時,則乾涸見底,無水可用。因此政府為了有效留住雨水,會在河流的中、上游興建水庫,而水庫的水源主要來自每年夏、秋兩季颱風帶來的大雨。理論上,只要留住這些雨水,問題就解決了,但是偏偏在水庫的集水區,也就是河流的上游段,因人為過度開發,在濫墾、濫伐之下,每逢大雨容易出現土石流,水庫也無法儲存到豐沛的雨水,反而充滿了大量的土石和泥沙,使得淤積情況更為嚴重


B-1關於臺灣水資源的說明,何者正確?

臺灣島四周環海,水資源保育相當重要

臺灣雖然四周環海,但海洋資源匱乏

海水充足且可以直接提供民生用水

臺灣境內的河川四季水量豐沛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B-2政府為了解決民生用水問題,早期做了什麼措施?

淡化海水

限制用水

興建水庫

降低水費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