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測練習

108學測練習

12th Grade

45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史

12th Grade - University

40 Qs

總複習 台灣史 第二單元

總複習 台灣史 第二單元

12th Grade

40 Qs

The food

The food

12th Grade

47 Qs

高中歷史改革開放

高中歷史改革開放

10th Grade - University

40 Qs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10th Grade - University

48 Qs

高中歷史大躍進與文革

高中歷史大躍進與文革

10th Grade - University

43 Qs

陈嘉庚事迹【进阶题】

陈嘉庚事迹【进阶题】

10th - 12th Grade

50 Qs

外交預賽2022_051to100

外交預賽2022_051to100

12th Grade

50 Qs

108學測練習

108學測練習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Tr. Liu劉文正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45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美國於1954年9月聯合英國、澳洲、法國、紐西蘭、巴基斯坦、泰國和菲律賓組成「東南亞公約組織」,其組織的目標與內容都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類似,總部設於曼谷。美國原本希望我國也加入,但因各種原因而未果。美國補救的方式是: 

(A)另與我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B)支持我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C)要求各國遵守聯合國憲章 

(D)支持我國加入東南亞國協

2.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Media Image

附表為臺灣自民國55年到60年某項資料。這項資料最可能是:

(A)農業生產占全國生產總值的比例 

(B)農村地區電力照明設備的普及率 

(C)美援麵粉成為國民主食的普及率 

(D)小學畢業生進入初(國)中的比例

3.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學者認為:國家失道,將敗之際,上天會先降下災害,以為警惕。如果人君無法領受天降災異的教訓,把政治導正,那麼天就有權力來奪取君王的權位。如果君王行為得當,五行運轉便正常。他因此主張:「天道」運行變化,主要是為了建立「人道」。這位學者最可能是: 

(A)主張民貴君輕的孟子 

(B)主張天人感應的董仲舒 

(C)主張格物致知的朱熹 

(D)主張知行合一的王陽明

4.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1871年,西洋人在上海敷設了電報線;1877年,丁日昌在臺灣架設了電報設備,成為中國第一條自行架設的電報線。1879年,李鴻章也在天津與大沽及北塘之間架設電報設備。當時架設電報設備的主要動機是: 

(A)西洋商社在中國投資,希望中國提供電信設備 

(B)中國報業為求現代化,希望引進電報通信設施 

(C)清朝官員認為電報設施有助於國防,因此架設 

(D)朝廷認為電報為國家現代化象徵,故極力支持

5.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許多關切教育的地方人士指出:國家建設百廢待舉,傳統知識已不敷使用,需借重歐美先進國家的政治經驗、學術思想與科學技藝等專門知識,才能提升國家建設的效率。國家先前雖曾多次派選學生出洋念書,但人數不足。為便於學習歐美先進國家的專門知識,建設家鄉,我們也應廣派學子出國留學。呼籲主事者籌設「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招收學子,先在國內學習歐、美語文,以便將來出國學習。該文章反映哪種時代背景? 

(A)簽訂《南京條約》後,政府需培養對外交涉人才 

(B)民國初年,擴大學校教育,也培育各種專門人才 

(C)八年抗戰期間,同盟國資金援助,學生可赴歐美 

(D)韓戰爆發以後,美援開始,故派遣學生赴美學習

6.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1862年,德川幕府派官員到上海考察,隨行一位藩士寫下《遊清五錄》,描述當時上海的情形:「歐羅巴諸邦商船軍艦數千艘停泊江上,桅檣林立,填滿津口;陸上則有諸邦商館,粉壁千尺,殆如城郭,其雄大壯偉,筆紙難以表述。」另一方面他也觀察到:「中國人到處被外國人牽制著。……與其說上海是中國人的土地,還不如說是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雖然說我們是日本人,但對於這樣的局面也應該關心留意。因為這不僅是中國之事。」他指出中國受侵略的根源是國策失誤:「當權者只知守舊……沒有製造軍艦大砲在戰區裡抵禦敵人,才造成如此衰敗的結果。」這位日本人寫此書的目的最可能是: 

(A)日本已是先進國家,自認為是高級文化代表,故多批評 

(B)日本也相當落後,看到中國情況,希望能避免重蹈覆轍 

(C)日本自以為遠較中國富強,希望也能效法列強瓜分中國 

(D)日本自知無法抵抗列強,主張閉關自守,拒列強於境外

7.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巴剎(Bāzār)原為波斯文中的市場之意,多指有頂棚遮蓋的商業街道,在其中販售各種商品。現在,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及中國西北地區如新疆,也將市場稱為「巴剎」。學者研究,這是某種語言借用「巴剎」的名稱後,向各地推廣所致。這種語言應是: 

(A)英語 

(B)印度語 

(C)阿拉伯語 

(D)西班牙語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