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2-2 政治、經濟與社會新思維-108

第三冊2-2 政治、經濟與社會新思維-108

10th - 12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 工業革命前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 工業革命前

12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中四周代封建

中四周代封建

10th - 12th Grade

20 Qs

408歷史益智王大挑戰

408歷史益智王大挑戰

9th - 12th Grade

20 Qs

【初二历史】单元1 填充题 复习

【初二历史】单元1 填充题 复习

7th - 12th Grade

18 Qs

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

10th Grade

16 Qs

一戰的起因、過程、影響,二戰的起因、過程

一戰的起因、過程、影響,二戰的起因、過程

12th Grade

19 Qs

S3 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

S3 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

10th Grade

16 Qs

準決賽第三輪訓練——世界史

準決賽第三輪訓練——世界史

9th - 12th Grade

20 Qs

第三冊2-2 政治、經濟與社會新思維-108

第三冊2-2 政治、經濟與社會新思維-108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陳裕升 陳裕升

Used 4+ times

FREE Resourc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一位法國人提到他所生存的時代:「我感覺到我已盡失追尋這些回憶的決心,我國家的悲慘境況折磨著我;一種不知不覺的意氣消沉刺穿我的心靈,凍結我的想像力。法國已變成一屠宰的墳場、恐怖的競技場、與她的子孫彼此爭奪及破壞的處所……歷史絕不能掩飾這可怕的時期,或這些窮兇惡極的野蠻行為……這是否就是羅馬或巴比倫比得上巴黎之處?」請問他所講的是 (A)(B) (C) (D)

恐怖統治時期

三級會議時期 

第二共和時期

拿破崙稱帝時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一千年後的歷史學家會發現當大部分人們致力於民族戰爭或革命時,卻有著一群人們正埋頭在實驗室裡研究與工作,思考著如何從大自然中得到答案。……工程師、科學家、化學家已經讓世界各地遍布大型機器、電報、飛行器和煤焦油產品。他們讓時空的距離大大縮短、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新產品,同時盡力將它們改進價格低廉。」請問這個時期應指?

二十世紀

十八世紀

十九世紀

十七世紀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有一個觀點認為:「一個人僅僅是因為擁有一臺機器,就可以像貴族對待他的農民那樣地對待其他人,這是不公平的。他們認為正是像工廠和機器這樣的事物,誰占有了它們就可操縱別人的命運,所以它們不可以歸個人所有,而應該歸大家公有。」下列有關引文的解讀,何者正確?

此觀點將工廠比喻成貴族,機器比喻成農奴

此觀點認為工廠與機器應由政府管理

此觀點認為機器將帶給個人良好的轉變

此觀點認為貴族指使農奴是正確的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羅伯斯比在1793年表示:「如何終止內戰?懲罰叛徒與密謀者,特別是當他們身兼議員或行政職位的時候;派遣由愛國志士領導之效忠共和國的軍隊,鎮壓里昂、馬賽……的貴族,因為這些地區盛行反叛與保王主義的思想;也要讓那些侮辱自由真諦與殺害愛國志士的惡徒付出慘痛代價。」從引文中可知羅伯斯比最重要的目的為何?

終止法國持續內戰

積極從事對外擴張

鼓吹民眾支持自己

掃除反革命的人物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拿破崙的崛起,依恃的是法國人民對他的熱愛;而他的隕落,則與歐洲人民對他侵門踏戶的軍事行動感到反感有關。成也人民,敗也人民,這正是拿破崙的矛盾。」前文所表達的思想與下列哪一種主義關係最密切?

民族主義

自由主義

保守主義

社會主義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上歷史課時,老師在黑板上寫著:「織布機」、「工廠」、「中產階級」、「工人階級」……等。請問老師正在講解哪一事件?

美國獨立

工業革命

科學革命

法國大革命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法皇拿破崙三世在1858年收到一封求救信:「至高無上的君主,誠如你所了解的環繞義大利的險惡國家一直威脅著義大利的未來,希望我們之間的協定不會因此有所變化,且如果義大利的未來操之於其他列強之中,貴國與我國將會被視為軟弱的一群……」根據上文,請問下列關於這封求救信的描述何者正確?

民族主義推動兩國合作

這封信出自普魯士王國

和平是推動義大利統一的方式

德國是義大利統一的阻礙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