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變動中的中國社會

3-1變動中的中國社會

10th Grade

4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历史知识竞赛

历史知识竞赛

10th - 12th Grade

45 Qs

清朝溫習

清朝溫習

10th Grade

40 Qs

五年级历史复习:国歌

五年级历史复习:国歌

1st - 10th Grade

37 Qs

3-1變動中的中國社會

3-1變動中的中國社會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陳 宇強

Used 22+ times

FREE Resource

4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1.一位近代地理學家在綜論四川人口地理結構時說:「雖然清代以前的本地人後裔還能在西南及西部少數地方找到,但相對來說數量很少。四川東部、西部和南部以湖廣籍為主,河南、安徽和江蘇籍,主要在南部各縣,相當多的陝西、甘肅籍在北部和西部某些縣分,廣東、福建、江蘇和浙江籍則主要住在成都和重慶等大城市。」這種人口地理結構的形成,主要的因素是
(A)從順治到道光年間,各省過剩人口不斷移入四川
(B)太平天國之亂時,江南各省難民紛紛避亂到四川
(C)國軍剿共期間,各地的農民隨紅軍長征播遷四川
(D)八年抗戰期間,淪陷區的各省軍民大量湧入四川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2.十八世紀,清朝一位皇帝對該朝首都地理形勢描述:「右擁太行左滄海,南襟河濟北居庸。會通帶內遼海外,雲帆可轉東吳粳(稻米)。」請問,十九世紀下半葉,「雲帆可轉東吳粳」的情況則有大幅改變,造成此一改變的最主要原因為何?
(A)美洲作物引進
(B)鐵路運輸興起
(C)捻亂破壞航路
(D)海運取代漕運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3.「蘇常熟,天下熟」、「湖廣熟,天下足」等諺語反映出江南地區取代北方成為經濟重心,請問兩則諺語各指何時代的情形?
(A)漢朝、唐朝
(B)唐朝、宋朝
(C)宋朝、明朝
(D)明朝、清朝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4.從宋代的「蘇常熟,天下足」,到明代的「湖廣熟,天下足」,最可以反映何種社會風貌?
(A)長江下游被開發過度
(B)蘇常地區人口過多糧食消耗大
(C)糧食生產地轉移
(D)經濟重心從蘇常轉到湖廣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交通建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而明清時期大運河是物資交換、人民流動遷移的重要交通管道。馬小遠是明代時江南考生,他要赴京趕考,準備搭乘船隻從大運河前往京城,請問下列哪個是他乘船時可能經過的地
(A)天津
(B)陝西
(C)璦琿
(D)武漢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6.從唐代到清代,中國的政治中心位居北方,然而經濟中心卻在南方,反映出政治與經濟中心分離,而政治中心仰賴經濟中心支持的情形。請問下列哪一現象是經濟重心南移的最佳寫照?
(A)湖廣熟,天下足
(B)廣州設立市舶司
(C)大運河不斷增修
(D)汴京日益繁榮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7.「在蘇、松、杭、嘉、湖五府地區出現了幾十個新的鄉村市鎮,它們大多以絲織業和棉織業馳名。這些市鎮的發展,正是農業人口朝向工商業方面發展的結果。」上述是何時的市鎮?
(A)唐
(B)宋
(C)元
(D)明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