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6-1 東亞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08

第二冊6-1 東亞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08

10th - 12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初三马来亚史复习题

初三马来亚史复习题

7th - 12th Grade

20 Qs

中国历史_第6章(魏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_第6章(魏晋南北朝)

11th Grade

20 Qs

史識大挑戰(一)

史識大挑戰(一)

12th Grade

20 Qs

史識大挑戰(四)

史識大挑戰(四)

12th Grade

20 Qs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10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六年级历史

六年级历史

1st - 10th Grade

15 Qs

第一次世界大戰(A.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A.原因)

9th - 12th Grade

20 Qs

四年级  历史 单元一评审

四年级 历史 单元一评审

KG - 12th Grade

20 Qs

第二冊6-1 東亞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08

第二冊6-1 東亞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08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陳裕升 陳裕升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有關下列兩份資料的觀點分析,何者較為正確?

資料甲:「部隊才剛準備就地開伙,東南邊卻突然響起了槍聲。查明形勢後發現,原來追擊我軍的追剿隊已經跟蹤而至,趁我方不備發起了突襲。面對倉促應戰的不利形式,軍長考慮到部隊經過長途跋涉已疲勞不堪,繼續前進也難以擺脫敵人,決定先突破敵人的攻勢,而後再向西走。」

資料乙:「部隊多由鄰近省分調集,為了確保隔絕共匪與外省之往來、聯繫和竄逃,委員長決定使用北路軍為追剿南邊匪區之主力,並指示部隊應掌握穩紮穩打的戰略原則,營建碉堡、修築道路,不主動出擊,讓匪軍疲於奔命,自投羅網。」  

甲是中共紀錄與日軍對抗的情形;乙是國民政府記錄清剿中共紅軍的過程

甲可能出自中共軍人的對長征的紀錄;乙可能是出自國民政府的剿匪紀錄

甲由中共角度描述長征過程;乙從國民政府角度紀錄國共內戰爆發的情形

甲可能是中共的長征紀實;乙可能是由中共角度敘述國民政府的追剿策略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在某時期,日本軍方認為要發展工業經濟就急需各種自然資源,但資源進口會受到外國海軍威脅;日本產品出口也得仰賴美國市場眷顧,因此得建立一龐大帝國,以減少日本資源不足問題。為解決此問題,請問日本採取下列哪一項政策?  

發動珍珠港事變

發動甲午戰爭

進占中國東北

退出國際聯盟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阿里不哥教授正在描述二次大戰時期的一段故事,他說:「大戰開打以來,我軍雖然奮力抵抗,但仍無法阻止敵軍推進。隨著敵軍逼近,大批民眾忙著逃離家鄉。工廠與大學這類單位的遷移還算有秩序,而成千上萬的平民則被日軍逼得四散流亡。數千人擠在穿過三峽的輪船上,還有數十萬人像螞蟻一般,密密麻麻地沿著蜿蜒的山道前進。」請問阿里不哥教授口中的難民們,最可能逃往下列哪個地點?  

南京

北京

廣州

重慶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以下內容出自中學教科書:「東京審判認定日軍在1937年占領南京時,殺害了許多中國民眾(南京事件)。關於該事件,資料上有許多疑點,見解各種各樣,目前有關的爭論也還在進行。」「滿洲國以五族(日、滿、蒙、漢、朝)諧和、建設王道樂土為口號,由於日本重工業的遷入,促進了經濟發展。」關於此教科書,以下論述何者正確? 

應該是滿洲國的教科書,內容特別強調滿洲國的獨立自主與親日色彩

應該是中國大陸的教科書,內容凸顯中共不認同國民政府的抗日成就

應該是當今臺灣的教科書,內容顯示當代史家對二戰歷史的重新評估

應該是當前日本的教科書,內容反映官方迴避了對侵略行動的書寫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該事件期間,國民政府吸取九一八事件教訓,一面積極抵抗之際,也一面交涉,與日本進行談判。希望在「不喪失國權」的情況下以最小代價達成停戰。最後在各國協調下,中日雙方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規定雙方自簽字之日起停戰,並取締一切抗日活動,日本軍隊也撤退回原先駐地。」請問該事件應為?  

九一八事件

一二八事件

華北衝突

七七事變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1936年在某一場事變中,中共原欲趁機殺蔣介石,但史達林來電下令「應採取聯蔣抗日政策,限十日內釋放蔣介石。」請問該事變造成下列哪一影響? 

蔣中正堅定剿共策略

蘇聯對日宣戰

國共合作抗日

蔣中正轉向消極抗日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5 mins • 1 pt

蘇聯於日本戰敗後,開始進入中國東北,將日人所留下的物資運往蘇聯,並將武器留給中國共產黨,而國民政府卻無力阻止。請問蘇聯根據哪一個會議,得以獲得中國東北利益?  

慕尼黑會議

雅爾達會議

開羅會議

巴黎會議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