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Josephine Paracosm

Welcome to Josephine Paracosm

KG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國際視野:東歐

國際視野:東歐

11th - 12th Grade

10 Qs

西亞與北非自然環境

西亞與北非自然環境

8th Grade

10 Qs

東歐國旗

東歐國旗

9th Grade

12 Qs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他主要國家對極權國家侵略的回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他主要國家對極權國家侵略的回應

10th Grade

11 Qs

第一次世界大戰(B.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B.經過)

9th - 12th Grade

13 Qs

冷戰的發展

冷戰的發展

9th Grade

10 Qs

電視 電影 偶像明星

電視 電影 偶像明星

6th Grade

10 Qs

補做二戰影響及冷戰起因

補做二戰影響及冷戰起因

9th Grade

15 Qs

Welcome to Josephine Paracosm

Welcome to Josephine Paracosm

Assessment

Quiz

Fun, Geography, History

KG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rd

Created by

Josephine Tai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1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西班牙與英國位於相同緯度,應該採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但西班牙卻採用歐洲中部時間(CET),請問其緣由為何?

英西海戰時,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王室下令調整時區,與英國不同,用以重振士氣。

二戰時期,獨裁政府將時區調整,以便與納粹德國同步。

阿方索十三世退位,進入西班牙第二共和時期,婦女獲得投票權後,普選公投並決議更改時區。

國際經濟界媒體提出歐豬五國(PIIGS)貶稱後,政府下令統一調整時區,以提高國民生產力。

Answer explanation

1940年,德國納粹領導人希特勒(Adolf Hitler)前往西班牙邊界和西班牙獨裁領袖弗朗哥(Francisco Franco)見面,剛剛才獲得義大利領袖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擁護的希特勒希望尋求弗朗哥的支持,然而,西班牙當時才剛剛從內戰中復甦,沒有多餘心力成為納粹的盟友,於是弗朗哥決定不選邊站。但是,為了對納粹表達友好之意,弗朗哥決定把西班牙的時間往前一小時和納粹德國一樣。

(文字來源:DQ地球圖輯隊,西班牙人為什麼那麼晚才吃晚餐?https://dq.yam.com/post/7627)

其他選項真的是一本正經講幹話,請勿信謠言。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的作品之一,聖家堂( Sangrada Familia)在1984年以「安東尼·高第的作品」(Works of Antoni Gaudí)名義共同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UN World Heritage),是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為文化遺產的作品。

聖家堂有三個立面(Façana),請問哪個選項不存在?

東邊的誕生之門

南邊的榮耀立面

西邊的受難立面

北邊的希望立面

Answer explanation

東邊誕生立面 (Façana del Naixement) :基督成長的故事,在東邊象徵日出東方生生不息。

西邊受難立面 (Façana de la Passió) :或稱復活立面,基督死亡的故事。

南邊榮耀立面 (Façana de la Glòria): 基督的升天的故事,聖家堂的正門。

高第在世時,有人問他,聖家堂何時完工,他說:「我的客戶不急(Mi cliente no tiene prisa)。」而這裡的客戶,指的是天主,意即聖家堂是給神的作品。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1993年,捷克共和國(the Czech Republic)成立,請問它的前身是?

捷克斯洛維尼亞

捷克羅埃西亞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庫斯坦

Answer explanation

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是一個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中歐國家,採取民主共和制。在經濟和外交上由捷克為主導、斯洛伐克為輔助,

1939年二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區被納粹德國占領,

1948年,二月事件後,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建立一黨執政體制。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被蘇聯納入共產主義陣營,改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承上題,捷克共和國脫離捷克斯洛伐克,請問是因為哪一場革命呢?

布拉格之春

茉莉花革命

布朗尼革命

紅絲絨革命

Answer explanation

A.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1月5日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治民主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到該年8月21日蘇聯與其他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才得以初步告終。

B.茉莉花革命:指發生於2010年末至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西亞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的事件,因茉莉花是其國花而得名。

C.布朗尼革命:應該沒有這個東西。

D.紅絲絨革命(正解):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Media Image

左圖為捷克共和國當前使用的國旗。白色代表摩拉維亞,紅色代表波希米亞,藍色代表斯洛伐克。請問三角形又象徵哪一座山脈?

喀爾巴阡山

庇里牛斯山

本寧山

高加索山

Answer explanation

Media Image

國旗說明:

捷克由摩拉維亞與波希米亞兩部分組成,其國旗原為上白下紅之雙色旗。1918年10月28日斯洛伐克併入後,成為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1920年2月20日加上左邊的藍色三角形,成為目前樣式。白色代表摩拉維亞,紅色代表波希米亞,藍色代表斯洛伐克,三角形象徵喀爾巴阡山。

藍、白、紅三色正好是斯拉夫色彩,來自俄羅斯國旗。此面國旗使用至1939年3月15日捷克遭德國佔領,1945年4月3日復用此旗,5月4日德國佔領結束。1993年1月1日,捷克與斯洛伐克各自獨立為兩個共和國,斯洛伐克制定新國旗,捷克則繼續使用此面國旗至今。

本寧山:英國

庇里牛斯山:西班牙/法國界山

高加索山:歐亞界山

文字節錄自中華民國外交部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1&n=164&sms=33&s=42)

圖片來源:https://www.ehanlin.com.tw/keywordPool/wordPage.html?key=歐洲&subject=J-GE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下列哪一項是奧地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咖啡館文化

懺悔節假面遊行

冬末面具狂歡節

風笛文化

Answer explanation

維也納咖啡館自2011年列入世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UNESCO'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一部分

19世紀的維也納詩人,彼得艾騰貝格(Peter Altenberg),曾說過「若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往咖啡館的路上(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

有人說,咖啡廳是place where time and space are consumed, but only the coffee is found on the bill.

維也納咖啡館的歷史始於 17 世紀末,與土耳其圍城戰密切相關。第一家維也納咖啡館是由亞美尼亞間諜 Deodato 創立的,他受維也納宮廷委託準備咖啡。1720 年,Kramersche Kaffeehaus am Graben 成為第一家同時提供報紙服務的咖啡館。從 1803 年到 1813 年,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維也納咖啡機經受了與英國貿易的考驗。咖啡豆的關稅變得如此之高,以至於幾乎買不起。當奧地利於 1808 年加入貿易禁令時,維也納的咖啡館瀕臨倒閉。然而,在此期間,他們第一次被允許提供酒和熱食。隨著貿易禁運的結束,再次提供咖啡。最初只為男性保留,女性終於在 1856 年獲准進入。咖啡館成為跨國文學交流的場所,在政治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維也納咖啡館所有者俱樂部成立於 1956 年,由維也納的傳統咖啡館和創新咖啡館合併而成。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咖啡館推廣文化項目。為了深化專業知識和培養社交能力,我們定期開展聯合進修和短途旅行。它是公共場所的中心點,因此是所有對咖啡文化感興趣的人的聯絡。(https://www.unesco.at/kultur/immaterielles-kulturerbe/oesterreichisches-verzeichnis/detail/article/wiener-kaffeehauskultur)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0 pts

Media Image

左圖是奧匈雙元帝國的紋章,請問這個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立憲制二元君主國起源於哪場戰爭,解體於哪場戰爭呢?

美國獨立戰爭,

西班牙內戰

拿破崙戰爭,

普法戰爭

普奧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克里米亞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Answer explanation

西元 1848 年,法國二月革命波及奧地利帝國,匈牙利趁機成立自由政府,起草自己的憲法,意圖擺脫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奧、匈交戰後,奧皇讓匈牙利享有較大的自治權。 匈牙利境內民族複雜,當馬札兒人(匈牙利人)取得較大權力時,引起其他少數民族不安,奧地利乘機挑動匈牙利的民族矛盾,製造內戰,再奪回對匈牙利的統治權。 普奧戰爭(西元 1866 ~ 1867 年)後,奧皇與匈牙利妥協,西元 1867 年成立奧匈雙元帝國,其創立的法理依據來自《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奧皇為帝國元首,兼有匈牙利國王的稱號,奧地利和匈牙利同為主權國家,有各自的議會和政府,並另設一個中央政府處理對外關係和兩國的共同事務。 西元 1878 年柏林會議後,奧匈帝國獲得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管理權,西元 1908 年併為帝國領土。西元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為戰敗國,雙元帝國瓦解,奧、匈各別與協約國簽訂和約。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