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學第7組_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Quiz
•
Mathematics
•
University
•
Hard
陳巧筑 陳巧筑
Used 6+ times
FREE Resource
Student preview

12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1. 要測量一個學生學習某種知能的潛在能力一般可用:
成就測驗
興趣測驗
人格測驗
性向測驗
Answer explanation
"性向測驗:測量學習者學習潛能的測驗。(課本p.271)
人格測驗:測量個人性格、動機、情緒等情感性特質認知測驗。
成就測驗:測驗人們經由後天習得知識或技能的測驗。(課本p.271)
興趣測驗:對某項事務或活動的喜好傾向"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2.下列何者較無助於學生成就動機的增強?
容忍失敗挫折
對完成課業的堅持度
獨立完成指定作業
將成敗歸因於運氣
Answer explanation
課本p.312-313 高成就動機學生的行為特徵有: 1.主動參與與學習活動 2.持續從事學習活動 3.獨立完成指定課業 4.能容忍失敗的挫折 5.將成敗歸因於努力 6.有較佳的學業成就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3.在班級教學中,影響學習成果的除了智力因素外,尚有非智力因素,下列何者不是「非智力因素」?
性別差異
遺傳閾限
成就動機
認知類型
Answer explanation
在張春興p378中有說,非智力因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且與學校教育效果以關的其他因素。 1.性別差異:傳統文化及性別角色刻板化 2.成就動機:自我觀念影響成就 3.認知類型:內向/外向,感覺/直覺/思維/情感,場獨立/場依賴,衝動/慎思,學習類型(環境面/情意面/生理面/社會面)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4.指學生智商之外影響其學業成就而行成個別差異的因素
智力因素個別差異
非智力因素個別差異
生理因素
智力因素
Answer explanation
智力因素個別差異(intellectual factor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學生們學習成就的優劣與其智力的高低,兩者之間存有密切的關係。在傳統學校教育上,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一向受到普遍的重視。非智力因素個別差異:學生們學習成就上的差異,與其性別與性格間有連帶關係。在傳統學校教育上,非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一向較少受到重視。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5.以下關於智力理論的描述,何者錯誤?
雙因論:史比爾曼(C. Spearman)認為智力包含普通智力因素及特殊因素
三因論:史登柏格(R. J. Sternberg)認為智力包含社會智力、抽象智力與機械(實作)智力
結構論:基爾福(J. P. Guilford)認為智力可分成內容)、運思過程與結果三層面
階層論:佛諾(P. E. Vernon)認為智力最高層次是普通能力,第二層有三個廣域因素,最低層次是多種基本因素
Answer explanation
三因論:史登柏格(R. J. Sternberg)認為智力包含組合性智力、適應性智力與經驗性智力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6.有關智力理論的主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塞斯通(Thurstone,L.L.)認為智力包含普通智力因素及特殊因素
桑代克(Thorndike,EL.)認為智力是由七種主要能力所構成
吉福德(Guilford,J.P)認為智力的最上層是G因素,中層是群因素,底層是特殊因素
葛斯塔夫孫(Gustafsson,J.E)認為智力最高層次是普通能力,第二層有三個廣域因素,最低層次是多種基本因素
Answer explanation
(A)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是斯皮爾曼的二因論。(B)不是七種,是三種。抽象智力、機械智力、社會智力。塞斯通認為智力是由七種主要能力所構成(C) G因素斯皮爾曼提出。默隆(階層理論)認為智力的最上層是G因素,中層是群因素,底層是特殊因素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0 sec • 1 pt
7.小祥學習成績表現不理想,但是他與同學的相處卻非常融洽,尤其善於察覺別人的情緒與行為。根據加德納(H. Gardner)的多元智力論,小祥擅長何種智力?
空間智力
內省智力
人際智力
自然主義者智力
Answer explanation
人際智能是指善於察覺他人的情緒、氣質、動機和技能方面的差異,體會他人的感覺,辨別不同人際關係的暗示以及對這些暗示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理論上,具有高人際交往能力的人的特點是他們對他人的情緒、情感、性情、動機和他們合作的能力的敏感性,以便作為一個群體的一部分工作。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Howard Earl Gardner)的說法,人與人之間的情報常被誤解為外向或喜歡其他人,那些具有高人際交往能力的人能夠輕鬆地進行有效溝通和同情與他人,可能是領導者或追隨者。他們經常喜歡討論和辯論。加德納把這與戈爾曼的情商相提並論。 人際智能高的人,可以區辨他人的表情訊息、聲音線索、肢體動作。平常會有人找他們講心事或協調人際衝突。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Popular Resources on Wayground
10 questions
Video Games

Quiz
•
6th - 12th Grade
10 questions
Lab Safety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

Interactive video
•
6th - 10th Grade
25 questions
Multiplication Facts

Quiz
•
5th Grade
10 questions
UPDATED FOREST Kindness 9-22

Lesson
•
9th - 12th Grade
22 questions
Adding Integers

Quiz
•
6th Grade
15 questions
Subtracting Integers

Quiz
•
7th Grade
20 questions
US Constitution Quiz

Quiz
•
11th Grade
10 questions
Exploring Digital Citizenship Essentials

Interactive video
•
6th - 10th Grade
Discover more resources for Mathematics
20 questions
Levels of Measurements

Quiz
•
11th Grade - University
24 questions
Domain and Range

Quiz
•
9th Grade - University
22 questions
Line Symmetry and Rotational Symmetry

Quiz
•
KG - University
24 questions
Parallel Lines Cut By A Transversal

Quiz
•
KG - University
24 questions
AP Calculus AB Unit 1 Limits and Continuity Test Study

Quiz
•
11th Grade - University
8 questions
Solving Equations with Variables on Both Sides

Lesson
•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