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第一段溫習

《勸學》第一段溫習

12th Grade

1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文化常識題 -- 題組1

文化常識題 -- 題組1

12th Grade

12 Qs

音樂劇

音樂劇

7th - 12th Grade

10 Qs

Animation

Animation

10th - 12th Grade

10 Qs

2年美術史

2年美術史

9th - 12th Grade

12 Qs

形式原理

形式原理

10th Grade - University

10 Qs

均悅|高中美術上|U7 不只是美感

均悅|高中美術上|U7 不只是美感

10th - 12th Grade

10 Qs

均悅|技高美術|U1 我與美的距離

均悅|技高美術|U1 我與美的距離

10th - 12th Grade

10 Qs

〈六國論〉預習

〈六國論〉預習

12th Grade

7 Qs

《勸學》第一段溫習

《勸學》第一段溫習

Assessment

Quiz

Arts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Sui MA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1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荀子認為人性是......

人性本善,

強調先天差異

人性本善,

強調後天學習

人性本惡,

強調後天學習

人性本惡,

強調後天際遇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在第一段,作者以「青」、「冰」論證甚麼論點?

外在環境對學習的影響

後天的學習可改變本性

學習須樹立正確的目標

學習的過程應

循序漸進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中,哪一個詞的本體是「後天學習」?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的意思是:

暴力

曝曬乾

曝露

暴躁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在第一段,荀子提出了木造成車輪的比喻後,說「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說明了甚麼道理?

說明人經過學習,去惡從善,便不會為惡。

建議只要用適當方法,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指出人性本惡,如不及時糾正便難以改變。

指出人性本惡,無論如何都無法為善。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金就礪則利」中的「就」的意思是:

成就

遷就

然後

靠近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哪一項不是「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的道理?

後天的學習可以使人變得鋒芒畢露。

後天學習可以使人為善和有更大的能力。

彎木要墨線多次矯正,刀劍要礪石反覆磨礪,正如人要不斷檢查省察自己。

木受繩之後正直不曲,金就礪之後則鋒刃銳利,正如人會智慧高明。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