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_試前溫習_六國論+詩三首

中四_試前溫習_六國論+詩三首

10th Grade

1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六國論_溫習(字詞為主)積與與涵泳解釋

六國論_溫習(字詞為主)積與與涵泳解釋

10th - 12th Grade

21 Qs

試教版-時代華語 B4-L12 近義詞練習

試教版-時代華語 B4-L12 近義詞練習

KG - University

21 Qs

岳陽樓記 (背景)

岳陽樓記 (背景)

10th Grade

13 Qs

12篇溫習《始得西山宴遊記》

12篇溫習《始得西山宴遊記》

10th - 12th Grade

20 Qs

出師表

出師表

10th Grade

15 Qs

論語選

論語選

10th Grade

20 Qs

〈六國論〉語譯練習5-6段

〈六國論〉語譯練習5-6段

10th - 12th Grade

13 Qs

文史典故第五回

文史典故第五回

9th - 12th Grade

16 Qs

中四_試前溫習_六國論+詩三首

中四_試前溫習_六國論+詩三首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Ada Kwok

Used 9+ times

FREE Resource

1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六國論》︰以下引文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手法?引文所論證的觀點是甚麼?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手法︰對比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只能換取短暫和平,是不智的政策。

手法︰舉例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只能換取短暫和平,是不智的政策。

手法︰對比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白費祖先心血,是不智的政策。

手法︰舉例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白費祖先心血,是不智的政策。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六國論》︰以下引文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手法?引文所論證的觀點是甚麼?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手法︰對比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只能換取短暫和平,是不智的政策。

手法︰引用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只能換取短暫和平,是不智的政策。

手法︰對比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助長秦國的野心,引致滅亡。

手法︰引用論證

觀點︰割地賂秦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助長秦國的野心,引致滅亡。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六國論》︰以下引文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手法?引文所論證的觀點是甚麼?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手法︰舉例論證(設例)

觀點︰六國不應割地賂秦,而應合力出兵抗秦。

手法︰舉例論證(史例)

觀點︰六國的軍事力量足以抗秦, 因此其破滅的原因並非「兵不利、戰不善」。

手法︰引用論證

觀點︰「不賂者以賂者喪」,因此六國破滅的主因是賂秦。

手法︰引用論證

觀點︰六國的軍事力量足以抗秦, 因此其破滅的原因並非「兵不利、戰不善」。

4.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六國論》︰為甚麼蘇洵認為割地賂秦是不智之舉?(可選多項)

割地賂秦有損自身國力。

割地賂秦只是權宜之計,未能換取真正的和平。

割地賂秦白費了祖先的心血,令國家蒙羞。

割地賂秦助長了強秦侵略的野心,加速自身滅亡。

割地賂秦令六國無法聯合統一,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抗秦。

5.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六國論》︰蘇洵提出了哪些假設,說明六國有抗秦的勝算?(可選多項)

韓、魏、楚三國不割地賂秦。

六國合併成一個國家,集結軍事力量。

燕國不魯莽行刺秦王。

齊國不親附秦國。

趙國不中計殺害良將。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六國論》︰以下哪一項不是《六國論》的寫作目的?

藉六國賂秦而亡的歷史教訓,警戒北宋統治者切勿重蹈覆轍,不要對外族採取輸幣求和的妥協政策。

指出如果北宋像六國那樣,「有可以不賂而勝」的形勢卻最終滅亡,就連六國也比不上。

激勵北宋統治者,要維護大國之威望,不要對外族卑躬屈膝。

批評歷史上採取妥協政策而自招滅亡的國家的不智,論述自己的政治主張。

7.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山居秋暝》︰詩歌的頷聯和頸聯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可選多項)

視覺描寫

聽覺描寫

觸覺描寫

動態描寫

靜態描寫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