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2HONOR CHINESE 期中复习

G12HONOR CHINESE 期中复习

12th Grade

1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成语(诚实篇)

成语(诚实篇)

3rd - 12th Grade

8 Qs

独中高中统考华文(中国诗词曲1)

独中高中统考华文(中国诗词曲1)

10th - 12th Grade

10 Qs

第12课《走入传统马来屋》理解与深究

第12课《走入传统马来屋》理解与深究

1st - 12th Grade

10 Qs

中国美食

中国美食

KG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华文16

华文16

1st - 12th Grade

10 Qs

浪淘沙-刘禹锡

浪淘沙-刘禹锡

1st - 12th Grade

14 Qs

理解(荷兰篇)

理解(荷兰篇)

1st - 12th Grade

10 Qs

高中华文:概述文章通关练习

高中华文:概述文章通关练习

11th - 12th Grade

10 Qs

G12HONOR CHINESE 期中复习

G12HONOR CHINESE 期中复习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2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tingjuan chen

Used 9+ times

FREE Resource

1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鲁迅在《孔乙己》这篇文章里塑造了一位站着喝酒穿长衫的人

《奔月》中嫦娥对于每天都吃乌鸦肉炸酱面非常不满

《长明灯》里剪了头发的留学生被众人调侃为“假洋鬼子”

鲁迅在《故乡》里展现了被现实和社会磨平棱角和灵气的闰土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对《铸剑》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作者在开头中,眉间尺对于老鼠的态度变化,反映出他是一个相当幼稚孩子,对于可怜与可恨,没有一个标准,是摇摆不定的

作者对于黑衣人的描写,突出了他的冷静,机智,面对强大敌人而临危不惧的性格

故事情节曲折,一波三折,再现古代重承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

《铸剑》用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民对当时对社会黑暗的不妥协和反抗精神,是对社会批判的思想启蒙。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关于《狂人日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人,是鲁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

“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狂人对自我的评价和反思,也是自己对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

作品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作者在《狗猫鼠》一文中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志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头发的故事》一文在辫子去留问题中展现了被形式主义“愚弄”的人

《社戏》一文再现了鲁迅对于故土和童年的追忆

《长明灯》中的疯子因得了失心疯吃人肉,被关起来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关于《药》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药》创作于1919年4月,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事件为素材写成的

开头的背景描写,着墨不多,而阴冷色调全出,为本文定下了基调

以“药”为线索隐喻了主题,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明暗两线先在坟场、后在刑场交织形成完整的故事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关于《阿Q正传》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一文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出的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农村的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

实际上,阿Q从不曾在任何具体事项上获得“优胜”,所有的“优胜”,都是由他的“精神胜利法”所虚构而出

作者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以限知视角描述阿q的一些“行状”

鲁迅通过描述“精神胜利法”,同时揭示其本质来促使“文化反思”,达成“改造国民性”的努力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