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歷史 C

8 歷史 C

6th - 8th Grade

5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傳染病概念複習

傳染病概念複習

6th - 8th Grade

50 Qs

109環境知識競賽校內訓練Quiz2 (251-500)

109環境知識競賽校內訓練Quiz2 (251-500)

7th - 9th Grade

50 Qs

SIMPULAN BAHASA

SIMPULAN BAHASA

4th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50 Qs

入試対策①(50問書き)

入試対策①(50問書き)

6th - 8th Grade

50 Qs

土芭樂的生存之道

土芭樂的生存之道

1st - 7th Grade

45 Qs

入試対策②(50問)

入試対策②(50問)

6th - 8th Grade

50 Qs

1年復習①選択

1年復習①選択

6th - 8th Grade

50 Qs

形容词/名次

形容词/名次

4th - 6th Grade

55 Qs

8 歷史 C

8 歷史 C

Assessment

Quiz

Education

6th - 8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Wendy Hsieh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5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附圖是某一時期知識分子積極提倡的觀念,認為唯有透過這些新觀念,才能帶給國家新的刺激,挽救國家的困境。當時知識分子所推動的變革應該是下列何者?
戊戌變法
立憲運動
庚子後新政
新文化運動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清末以來,有許多知識分子開始站上社會舞臺,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的改革力量。他們有何特色? 
重視文言教育
勇於批判社會
熱衷科舉考試
反對平民文化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這個運動的發生,不僅是因為巴黎和會後人們由於失望而產生具大的情感落差,還因為這次的『外交失敗』引發對以往北京政府親日政策的不滿,於是各種衝突都接著愛國運動而併發出來。」請問:這段引文所提及的「這個運動」當為以下何者? 
新文化運動
野百合學運
保路運動
五四運動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圖一)與(圖二)分別是中華民國過去曾使用過的國旗樣式。請問:是發生了哪一起事件,使得國旗的使用從(圖一)轉變為(圖二)? (圖一) (圖二)  
清黨
聯俄容共
北伐統一
建立中華民國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一本民初小說中描述主角夢見自己來到一個名為「白話學堂」的地方,看見上頭的匾額寫著「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脩、韓愈,是什麼東西。」讓主角大為驚奇。後來還看到一副對聯寫著「禽獸真自由,要這倫常何用;仁義太壞事,須從根本打消」,更讓主角覺得不可思議而大怒。請問:針對上述內容的解讀,何者正確? 
這部小說支持白話文運動中廢除古文的主張
這部小說的寫作目的是為了推崇白話文
這部小說反對儒家的倫理道德,主張全面西化
這部小說影射了新文化運動中全面廢除古文的缺點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我們所熟知的「中華民國」與「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其實是在民國17年後誕生的。在此之前,下列針對中華民國開國初期的局勢,何者正確? 
清帝國滅國後,就由孫中山領導中國直到民國17年,由蔣中正接手
蔣中正耗費數年北伐稱帝後,將「青天白日滿地紅」定為我國國旗
清帝國滅國後,民國成立,但仍有袁世凱跟張勳短暫稱帝過
黎元洪曾短暫成為中華民國總統,然仍無力維持統一,國家長期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漢青為清代末年的富商,在民間集資興建鐵路時,他亦投入大量金錢,沒想到清廷宣布要將鐵路收歸國有,導致地方紳民群情激憤,發起「保路運動」,漢青不甘權益受損,也投入其中。請問:漢青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地方的居民? 
江蘇
浙江
雲南
四川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