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University

52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安全・品質:言葉 まとめ 21-23

安全・品質:言葉 まとめ 21-23

University

52 Qs

Final exam

Final exam

University

50 Qs

123_124評量與工具

123_124評量與工具

University

49 Qs

221個別化教育計畫2(規定、目標)

221個別化教育計畫2(規定、目標)

University

55 Qs

20190118特教教育實習生課程與教學補考(資優)

20190118特教教育實習生課程與教學補考(資優)

University

50 Qs

1112IEP期末考

1112IEP期末考

University

50 Qs

20190118特教教育實習生課程與教學補考(身障)

20190118特教教育實習生課程與教學補考(身障)

University

50 Qs

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Assessment

Quiz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Easy

Created by

林順萍 林順萍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52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下列各項與專利權有關之重要制度與原則,何者在巴黎公約中沒有規定?
優先權制度。
國民待遇原則。
獨立性原則。
最惠國待遇原則。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關於巴黎公約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專利應包括各同盟國法律所承認之各種工業專利,例如輸出專利、改良專利、追加專利及證明等。
新型申請案不可據發明專利之申請案主張優先權。
因主張優先權而取得專利權者,於同盟國內,得享有之專利權期間應與未主張優先權之專利權期間同。
物品專利或製法專利,得因其物品或其製成之物品係國內法所限制販售為由,不予專利或撤銷專利。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以下簡稱本協定)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本協定之會員有義務遵守巴黎公約中關於專利權保護之規定。
對專利撤銷或失權之任何決定,應給予司法審查之機會。
本協定之規定為最低度之保護標準,並不禁止會員對於智慧財產提供更廣泛之保護。
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會員給予其他會員國民之待遇不得高於其給予本國國民之待遇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關於發明的單一性要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二個以上之發明,於技術上相互關聯者,得於一申請案中提出申請。
二個以上之發明,於技術上有無相互關聯之判斷,會因其於不同之請求項記載或於單一請求項中以擇一形式記載而有差異。
所謂技術上相互關聯之發明,應包含一個或多個相同或對應之特別技術特徵。
違反發明單一性要件者,不構成得向專利專責機關提起舉發之事由。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依據專利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非屬專利專責機關應於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中判斷之情事?
系爭新型是否已於申請前見於刊物。
系爭新型是否已公開實施。
系爭新型是否為其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所能輕易完成。
系爭新型是否為與申請在先而在其申請後始公開之發明專利申請案所附說明書載明之內容相同。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關於專利法保護之標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一種化合物 A 之用途,其係用於製備治療疾病 X 之藥物」,可以申請新型專利。
「一種化合物 A 之用途,其係用於製備治療疾病 X 之藥物」,可以申請發明專利。
汽車的車頭燈的外觀形狀,可以申請新型專利。
汽車的車頭燈的外觀形狀,可以申請設計專利。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關於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會員對工業設計保護為有限之例外規定時,應注意該例外規定不得不合理的牴觸受保護設計的正常利用,且並未不合理地損害受保護設計所有權人的合法利益。
專利權人有權讓與或以繼承方式移轉其專利權,及訂立授權契約。
司法機關對於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況下,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行為人,有權命令侵害人支付權利持有人相關費用,但該費用不應包括合理之律師費。
方法發明專利之民事侵權訴訟中,關於舉證責任轉換之規定,應考量被告之製造及營業秘密之合法權益。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