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二冊 2-2 其他形形色色的社會組織 -易-108

高中歷史第二冊 2-2 其他形形色色的社會組織 -易-108

10th - 12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S2A 世界史_测验C-12 & 13

S2A 世界史_测验C-12 & 13

12th Grade

17 Qs

历史

历史

1st - 10th Grade

20 Qs

歷史B3CH5-3~6-1

歷史B3CH5-3~6-1

11th Grade

20 Qs

111-1歷史小考1

111-1歷史小考1

10th Grade

20 Qs

《始得西山宴遊記》 第一次默書——文言字詞辨析

《始得西山宴遊記》 第一次默書——文言字詞辨析

10th Grade

15 Qs

葡属马六甲

葡属马六甲

11th - 12th Grade

20 Qs

初三历史(单元三)

初三历史(单元三)

1st - 12th Grade

15 Qs

史識大挑戰(二)

史識大挑戰(二)

12th Grade

20 Qs

高中歷史第二冊 2-2 其他形形色色的社會組織 -易-108

高中歷史第二冊 2-2 其他形形色色的社會組織 -易-108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 12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陳裕升 陳裕升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in a minute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某社會團體自述其成立緣起:「貧困家庭若生育過多,往往會將剛出生的嬰兒淹死。民眾對此習以為常,甚至形成一股歪風:不僅淹死女嬰,亦會淹死男嬰,不甚貧困的家庭也會淹死自己的孩子。彼此模仿下,淹死嬰兒的風氣日益興盛。呱呱墜地的嬰兒,隨即遭到殺害。這便是我們不得不求救於四方仁人君子的原因。」請問此社會團體最可能是?

保嬰會

天地會

普濟堂

同盟會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某人回憶:各處要隘雖先後招募□□壯勇五萬餘人,有事彼此互相支援,無事則專心農事。但各保各鄉下,卻無法調動人民到遠方,防守又需晝夜交替,人力實在不足,只好另外募集□□,分撥防守。請問□□內應填入下列何者?

倭寇

會黨

部曲

團練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王氏族譜序文中提到:「古者有氏族,則宗事為莫重……然世降而下,宗法廢,人心灕,貧富忌則貧者不得為族,甚而服末盡而以途人視,……于是乎族不可無譜。」請問:此序文認為族譜的功用在於?  

實踐朝廷訓示

攀附古代始祖

維繫宗族意識

提高社會聲望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安紅回憶參與行會的情形:「當時若有會友年邁無依、無法工作,行會便每月發給若干膳金;如果會友生病無力醫治,便會由行會幫忙聘請醫生診治;甚或會友無人幫忙送葬,行會會幫忙收斂棺木,暫時安葬於義塚。」請問從安紅的敘述可看出,行會具下列哪一項功能? 

維護同行利益

相互借調資金

制定共同價格

從事慈善救濟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它深受宗族的重視,其形式包括有龕室,用來供奉祖先神主;有大廳,用來集聚族眾行禮;有回樓,用於接待賓朋和宣講經旨;……在許多地方,族眾常圍繞著它而居。」上文的它是 ?

族長住處

義倉

義學

祠堂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阿強穿越時空回到東漢末年,他化身為家族的首領,帶領幾千戶的同姓族並向外吸納其他姓族的百姓,一同修築堅固的堡壘,以防範賊寇進入。健壯的男性抵禦外敵,保衛族人;女性則耕種生產,維持生活。在這裡,自給自足的生活,早已忘卻堡壘外的動盪亂世。根據穿越時空後的社會背景,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因堡壘過於隱蔽,婦女常費時尋找水源

此堡壘為政府所設立

此堡壘以地區與血緣為連繫紐帶

堡壘外的動亂是指永嘉之亂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某清代書生回憶道:「我曾遇見一位身穿三品章服的大人。他雖出身商賈,卻通過□□入仕。如今聲望、地位非我等可比,令人好生羨慕。」請問□□應填入何者最恰當?  

入行

收族

捐官

棄儒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