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二冊4-1華人向海外移徙-易-108

高中歷史第二冊4-1華人向海外移徙-易-108

10th - 12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111-1歷史小考1

111-1歷史小考1

10th Grade

20 Qs

第008次測試試題  苦難之路─澳門苦力貿易+《小城的時光之旅》第五篇

第008次測試試題 苦難之路─澳門苦力貿易+《小城的時光之旅》第五篇

9th - 12th Grade

20 Qs

0623期考模擬1

0623期考模擬1

10th Grade

22 Qs

0519期考模擬1

0519期考模擬1

10th Grade

21 Qs

2122_S2_CHIST_EXAM_revision_quiz

2122_S2_CHIST_EXAM_revision_quiz

10th Grade

20 Qs

中三_測考溫習_上學期綜合

中三_測考溫習_上學期綜合

9th Grade - University

18 Qs

史識大挑戰(二)

史識大挑戰(二)

12th Grade

20 Qs

歷史B3CH5-3~6-1

歷史B3CH5-3~6-1

11th Grade

20 Qs

高中歷史第二冊4-1華人向海外移徙-易-108

高中歷史第二冊4-1華人向海外移徙-易-108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 12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陳裕升 陳裕升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有份文件內容為:「……離開家鄉以後,成了殖民主義者手中的獵物。他們被投入浮動地獄,像牲口一樣地被驅趕入船艙,胸脯上打著『C』運往古巴,『P』運往秘魯,『S』運至檀香山,『A』運往南非等印記,他們在船艙中,一辮相連,接成一串,遷往囚室。」請問上文所描述的是哪一族群的悲慘史?  

臺灣原住民

黑人

中國人

猶太人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相對於今日的繁華,十九世紀初期此地原為一片熱帶叢林,到1859年左右發現錫礦後,經歷五任的華人甲必丹領導開發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由於初期以自廣東惠州的客家人居多,以致惠州會館成為第一間創辦的地緣性組織,且1861年到1889年皆由惠州客家人擔任,掌控此地華人政治領導權。」請問:上述「此地」最可能為下列哪一個城市?

馬尼拉

吉隆坡

雅加達

舊金山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於1938年,簡稱「南僑總會」,由華人企業家陳嘉庚擔任主席。南僑總會成立時,發表宣言:「中國之抗戰實為禦侮而戰,保障世界和平而戰。號召全體僑胞各盡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勵自勉,踴躍慷慨,貢獻於國家」請問依上文所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反映出華僑對母國強烈的認同感

「南僑總會」的成立背景是抵抗列強入侵

「南僑總會」為政府出資成立的官方組織

主要的賑助對象為流落海外的華僑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1873年清朝和秘魯簽訂通商條約:「(一)中秘兩國人民之間貿易往來、旅遊、僱工或居留,均得自由;(二)嚴禁在澳門或其他地方誘騙華工到秘魯;(三)兩國互派外交使領館人員;(四)在秘之華僑應享受平等互惠之權力,並受到法律保護;(五)秘魯僑民在華犯法者,歸秘魯官員審判;(六)秘魯政府廢除以前一切對華工之苛例。」根據條約內容解讀,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華工從未受到秘魯政府的歧視

華工皆自願移民到秘魯

通商條約應有助於提升華工待遇

條約禁止華工移民秘魯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身為在美華裔二代的勞思源教授,曾表示「有時候我感到我被兩種文化同時拒絕……最終,我選擇……做一個種族中間人。和美國人在一起時就表現得更像美國人,和中國人在一起時就表現得更像中國人。」請問關於引文下列何者解釋正確?  

勞思源教授擅長社交,面對不同族群有不同面貌

勞思源教授結合兩種文化讓他能受不同族群歡迎

勞思源教授並不認同自身華裔二代的身分

勞思源教授華裔二代的文化不受兩種族群所接納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十九世紀中葉後,眾多華人移徙海外謀生,因華工工資低廉,西方各國將大量華人引進該國或其殖民地,投入農礦業的生產或工業建設的建造,世界各地諸多重要的現代化工程皆仰賴華工的辛勞才能完工,進而影響該地的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下列何項建設即是有賴這批於十九世紀出走中國的華工建造而成?  

印度泰姬瑪哈陵

法國巴黎聖母院

埃及蘇伊士運河

美國太平洋鐵路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十九世紀末期美國各地爆發諸多暴力排華事件,美國國會更通過排華法案,以立法方式對華人出入境美國作出嚴格限制。下列關於排華法案的敘述,何者正確?  

排華法案直至1940年代才廢止

美國國會於1860年代通過該法

排華法案直至1990年代才廢止

美國國會於1850年代通過該法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