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國文會考複習

111國文會考複習

9th Grade

33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小王子》小测试

《小王子》小测试

1st Grade - University

30 Qs

华文

华文

1st - 12th Grade

35 Qs

六年级科学 --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年级科学 --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st - 10th Grade

30 Qs

三年级华文 第八单元(23.05.2021)

三年级华文 第八单元(23.05.2021)

9th Grade

30 Qs

10th August ABC 1.0 - Category 3 - Mandarin

10th August ABC 1.0 - Category 3 - Mandarin

7th - 11th Grade

35 Qs

二年级:单元十五 一行有一行的气味

二年级:单元十五 一行有一行的气味

1st - 12th Grade

29 Qs

二年级:单元十四 家有环保大使 (字词)

二年级:单元十四 家有环保大使 (字词)

1st - 12th Grade

31 Qs

106107會考試題練習

106107會考試題練習

9th Grade

33 Qs

111國文會考複習

111國文會考複習

Assessment

Quiz

Education

9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辛辛瑜 辛辛瑜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33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文句「 」中的字,何者讀音正確?
莫札特的音樂膾「炙」人口,流傳久遠:彳ˋ
膽小的他,想到要去鬼屋探險,便頸縮股「慄」:ㄌㄧˋ
倉「猝」之間,設想不周,難免做了錯誤的決定:ㄗㄨˊ
臺灣東部「瀕」臨太平洋,搭船出遊可望看到鯨豚:ㄆㄧㄥˊ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春天一到,滿阡陌原是到處黃蝴蝶,【甲】千點萬點,起起落落,【乙】停下時是蝴蝶花,飛起時是花蝴蝶。【丙】我一直將它看成世上唯一會飛會舞的花,異常珍貴,卻隨著童少時光消逝了。今年初,我在一處豆田看見約五十隻的小景觀,諦視良久,【丁】看到慘澹而且褪了色的童少時光,不由感到淒然。」關於畫線處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甲:將黃蝴蝶譬喻為萬千燈火
乙:以擬人手法呈現蝴蝶動態
丙:以假設的語氣說出內心想像
丁:將抽象的童年時光化為具體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敘述記憶是件難事。記憶是一個整體,敘述的時候必須選擇將它一片片的切下,即使是一塊肉、一棵菜(甲)切下來後就再也拼不完整了,就算拼湊起來了(乙)也只算是死的標本,生命已蕩然(丙)何況記憶大部分的時候更像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的,要想將風片切下來,豈不完全是一場徒勞嗎(丁)」這段文字中的甲、乙、丙、丁四處,何者最適合使用標點符號中的句號?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美國有名男子在家中裝攝影機,24小時在網路上播放他的生活,因此成為名人,甚且登上雜誌封面。這透露著有些人不再介意被窺視,甚至樂於被窺視。人有時會覺得孤寂,希望被注意,讓人覺得自己很重要。那些被窺視的人,既然知道鏡頭在哪裡,是否會有表演的性質呢?」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接近作者的觀點?
大眾的隱私權常常不受到尊重
網路直播者多少帶有表演性質
滿足他人偷窺欲就可成為名人
孤寂的人總是害怕他人的眼光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成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冰山一腳
衝耳不聞
段章取義
意興闌珊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過去賭客玩拉霸機時,需要把紙鈔塞進機器裡,所以會看見皮夾裡的鈔票越來越少,能提醒自己適時收手。但現在他們用卡片玩拉霸機,卡片僅會記錄他們的輸贏情況。賭客難以意識到自己正不斷輸錢,只能隱約記得花了多少錢。」這段文字的主旨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欲望會創造新的發明
科技的進步使生活更便利
長期沉溺於賭博之中容易讓人迷失自我
不用現金支付使人對花錢的感受變得較遲鈍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臺灣原住民的布只有形制屬傳統或較現代的分別,像圓領的剪裁、鈕扣和棉布的使用等,都是受漢人的影響而來。泰雅族的貝珠鈴衣,是貝珠串底下加銅鈴裝飾,銅鈴也是和漢人交易而來。日治時代的原住民服裝,還出現以漢人棉布做底、日本布做袖口、原住民圖案做主要裝飾的混搭法。」這段文字的主旨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不同文化的碰撞,可融合並產生新的火花
外來文化的入侵,讓在地的傳統文化日漸消失
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影響了漢人與日本人的穿著
觀察不同族群的服飾,就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