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大考考題

世說新語 大考考題

10th Grade

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逍遙遊(預習)

逍遙遊(預習)

9th - 12th Grade

10 Qs

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

KG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9 Qs

華語文教學 2016組

華語文教學 2016組

10th Grade

10 Qs

閱讀測試 Unit 8-3 Reading Quiz

閱讀測試 Unit 8-3 Reading Quiz

2nd Grade - University

10 Qs

CH1L2 Names

CH1L2 Names

9th - 12th Grade

10 Qs

九流十家

九流十家

10th Grade

10 Qs

孟子——課後測驗

孟子——課後測驗

10th Grade

10 Qs

CH1L5

CH1L5

9th - 12th Grade

10 Qs

世說新語 大考考題

世說新語 大考考題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Grade

Hard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漢字由於多數是「合體成字」,因而可以透過拆開、拼組的方式產生語文趣味,例如「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就是利用「秋」、「心」可拼成「愁」字來造句。下列對聯,也利用此一漢字的特性製造諧趣的選項是 〔92.學測〕

白店白雞啼白晝,黃村黃犬吠黃昏 

鳥入風中,銜去蟲而作鳳;馬來蘆畔,吃盡草以為驢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東甩;思前想後看左傳,書往右翻 

膏可吃,藥可吃,膏藥豈可吃;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2.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作品、作家、時代及體裁,對應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94.學測〕

〈虬髯客傳〉/元稹/唐人傳奇小說 

《水滸傳》/施耐庵/宋人話本小說 

《老殘遊記》/劉鶚/清代章回小說 

《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志怪小說

《世說新語》/劉義慶/南朝宋志人小說。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阿堵」是六朝以來習見的稱代詞,猶如現代所說的「這個」。《世說新語》記載雅尚玄遠的王衍不屑講「錢」字,而稱之「阿堵物」,因此後世文人多以「阿堵物」稱代錢。下列文句中,「阿堵」所稱代的對象不是「錢」的選項是 〔95.學測〕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親兒女,還隨「阿堵」移 

蒓絲老盡歸不得,但坐長飢須俸錢。此身不堪「阿堵」役,寧待秋風始投檄 

秀才竊喜,自謂暴富,頃之,入室取用,則滿室「阿堵」物皆為烏有,惟母錢十餘枚寥寥尚在

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郗太傅(郗鑒)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王導)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王羲之),因嫁女與焉。」

(《世說新語‧雅量》) 

〔96.指考〕

「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是送書卷作為見面禮

「丞相語郗信」,是說王丞相口授回信給郗太傅 

「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一郎」是指王家的大少爺

「郗公云:『正此好!』」郗鑒擇王羲之為婿,是因為他不做作,是個率真的人。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有關「小說」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101.指考〕

劉義慶《世說新語》是一部情節完整的志人小說 

杜光庭〈虬髯客傳〉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志怪小說 

曹雪芹《紅樓夢》是一部以家族大團圓為結局的言情小說 (

劉鶚《老殘遊記》是一部反映政治黑暗與關心民生疾苦的章回小說。

6.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 mins • 1 pt

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後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沾羽,飛而灑水。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對曰:「雖知不能救,然嘗僑居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天神感應,即為滅火。  (劉義慶《宣驗記‧鸚鵡滅火》)

「雖樂不可久也」意謂鸚鵡預知山中將有災禍

「入水沾羽,飛而灑水」歌詠鸚鵡的渴望自由

「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贊許鸚鵡的不屈不撓

「禽獸行善,皆為兄弟」呈現鸚鵡對山中禽獸的感恩

作者描述了「不忍」以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