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不求甚解〉內容練習

中三〈不求甚解〉內容練習

6th - 9th Grade

14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P.6 AT強化練習十五

P.6 AT強化練習十五

6th Grade

10 Qs

標點符號使用法(3)

標點符號使用法(3)

7th Grade

10 Qs

《談克制》《想和做》

《談克制》《想和做》

9th Grade

15 Qs

108翰林國中國文_8下L09為學一首示子姪

108翰林國中國文_8下L09為學一首示子姪

8th Grade

12 Qs

112翰林國中國文_7下L07五柳先生傳

112翰林國中國文_7下L07五柳先生傳

7th Grade

10 Qs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段1-2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段1-2

9th Grade

13 Qs

《愛蓮說》理解文意

《愛蓮說》理解文意

7th Grade

16 Qs

幽夢影選(二)

幽夢影選(二)

8th Grade

11 Qs

中三〈不求甚解〉內容練習

中三〈不求甚解〉內容練習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6th - 9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Cho Eric

Used 5+ times

FREE Resource

14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45 sec • 1 pt

一般人是怎樣理解「不求甚解」四字?

學習態度要認真,不會要求理解太深入的道理

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理解太深入的道理,那是不切實際的要求

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45 sec • 1 pt

綜合全文,作者怎樣詳盡解釋陶淵明「不求甚解」兩層的含義?

讀書的要訣在於會意,要著重理解精神實質

不要讀死書,注意每一字一句的解釋

不要因小失大,要選擇閱讀有價值的經典書籍

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覆閱讀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作者怎樣反駁一般人甚麼錯誤的觀點?

需要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時提出盲目地反對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要全面地反對。

需要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要全面地反對。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作者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來帶出中心論點?

全然破壞

先立後破

先破後立

全然建立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作者運用「先破後立」的手法來帶出中心論點時,他闡述正確的觀點是甚麼?

「不求甚解」有的真正含義: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不求甚解」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有認真學習態度,二是不能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不求甚解」有的真正含義:要有認真學習或工作的態度

「不求甚解」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示虛心學習,二是說明讀書要前後連貫,了解大意。

6.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45 sec • 1 pt

「先破後立」的這種論證手法有甚麼優點?

通過破立,突顯出文中的論點矛盾地方。

通過一破一立,以反襯正,突顯出文中的論點正確可信。

可引起讀者的興趣,和使讀者更加信服。

可引起讀者的好奇心,繼續追尋答案。

7.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45 sec • 1 pt

作者在文中引述諸葛亮的例子,有何目的?

論證了「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深入,了解問題更精準。

說明古人不會以「不求甚解」的態度來讀書的,否肯定了這種讀書態度。

說明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態度來讀書的,肯定了這種讀書態度。

論證了「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