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經營-小試身手

班級經營-小試身手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江翠國中教師108課綱基本知能測驗

江翠國中教師108課綱基本知能測驗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2 Qs

Journeyman Beauty 2018

Journeyman Beauty 2018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12年國教總綱Review

12年國教總綱Review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訓練隊組織及訓練計劃

訓練隊組織及訓練計劃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高齡者社會參與測驗遊戲

高齡者社會參與測驗遊戲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6 Qs

芳療第二堂|呼吸道保養

芳療第二堂|呼吸道保養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12年國教課綱_數學

12年國教課綱_數學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9 Qs

金牌得主 有獎徵答

金牌得主 有獎徵答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4 Qs

班級經營-小試身手

班級經營-小試身手

Assessment

Quiz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dium

Created by

雅麗 陳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1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1.張老師說:「為人師表者不但自己的言行要成為學生的楷模,而且應常常在教學中舉出優良的學生行為,作為其他學生之典範。」請問張老師之觀點最符合哪一位學者之理論?

(A)布魯納(J.S. Bruner) 

(B)皮亞傑(J. Piaget)

(C)蓋聶(R.M. Gagne) 

(D)班都拉(A. Bandura)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2.有關班級經營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班級經營應遵循成規,對學生一視同仁。

(B)班級經營的決定應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

(C)班際比賽得到冠軍是班級經營最應強調的事項。

(D)教師只要有耐心與愛心,班級經營即可順利進行。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3.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 何者正確?

(A)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B)負增強意在停止學生負向行為

(C)正增強和懲罰使用頻率儘量相當

(D)正增強和負增強意在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4.為了培養學生「舉手發言」的習慣,郭老師在和學生共訂班規後,應採取怎樣的增強形式,才能在學習初期迅速建立該行為?

(A)立即、連續增強

(B)延宕、連續增強

(C)立即、間歇增強

(D)延宕、間歇增強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葉老師先對阿忠的媽媽說:「以我對阿忠的觀察,他跟同學間的相處一直很好,只是沒想到前幾天和 同學發生一點爭執而大打出手。現在同學都不理他 了。」再說:「雖然這件事我已居中做了排解,今天 請您來學校,是想了解應該如何進一步幫助阿忠。」 最後說:「我想告訴您接下來我會怎麼做,也希望您可以支持並和我合作。」這屬於下列哪一種親師溝通技巧?

(A)三明治技術

(B)迂迴溝通術

(C)評價式稱讚

(D)鑑賞式稱讚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6.大明幫父母賣衣服到凌晨才休息,因此上學常遲到。 盧老師要如何運用三明治技術(sandwich technique)與其家長溝通?

(A)先說大明上學遲到的事實,再提出他在校的優良表現, 最後說明老師的期望

(B)先說大明在校的優良表現,再提出他上學遲到的事實, 最後說大明是位貼心的學生

(C)先說大明上學遲到的事實,再提出請家長讓他提早回 家休息,最後說明學校的規定

(D)先說大明上課精神不濟的事實,再提出學校的規定, 最後說明輔導室對大明的輔導措施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7.阿德勒(Adler)曾經指出,孩子覺得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以傷害父母來滿足自己,像是以偷竊或逃學讓父母傷心。 這樣的孩子抱持何種行為目標?

(A) 博得注意

(B) 尋求報復

(C) 表現無能

(D) 爭奪權力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